-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理窟(lǐ kū)的意思:理窟指的是理解深奥的学问或理论。
两仪(liǎng yí)的意思:两仪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或者两种状态。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
乃在(nǎi zà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时刻。
庖牺(páo xī)的意思:庖牺是指古代宫廷中负责宰杀牲畜的职务,后来引申为指负有重要责任的人。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推迁(tuī qiān)的意思:推举、迁移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一贯(yī guàn)的意思:一直如此,一向如此
幽居(yōu jū)的意思:指安静、清幽的居住环境,也可引申为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感寓(其一)》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哲思。"幽居念无极,乃在天地先",开篇便展现出诗人身处静谧居所,思绪飘向无尽的宇宙源头,暗示了对自然和生命起源的深深敬畏。"两仪既肇位,寒暑互推迁",进一步阐述了天地二元对立又相互转化的自然法则,寒暑交替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
"庖牺凿理窟,马画斯播宣",诗人借伏羲八卦之说,象征人类智慧对宇宙规律的探索,而"马画"则可能暗指古代的图腾文化,表达了人类文明对未知世界的理解和传播。"三才本一贯,孰能窥其玄",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天地人三才合一的哲学观念,认为世间万物皆遵循同一道理,但真正的奥秘却难以穷尽,流露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士人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及他们试图理解并表达这种理解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王元治师中谭纯益三首
欲步夷途盍近思,行寻捷径却成迟。
大弨不必穿杨叶,古乐何曾唱竹枝。
须信孔门无用赋,也知高叟漫为诗。
功名易立书难读,努力当乘少壮时。
和单令简园梨花四绝
梅花如梦李成尘,却伴酴醿过晚春。
未要烘晴千树白,且看带雨一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