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霜寒》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寒意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霜风一夜入楼寒”,以“霜风”点明季节,暗示了深秋的寒冷,而“一夜”则强调了寒意的突然降临,仿佛在不经意间就让整个环境变得冷冽。诗人身处其中,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上的寒冷,更是心灵上的触动。
次句“拥被微吟亦自宽”,描述了诗人面对寒冷时的应对方式——拥被而坐,轻声吟诵。这里的“微吟”不仅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在寒冷中寻求一丝温暖,通过文字来抵御外界的严寒,这种行为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坚韧与自足。
后两句“年事渐多秋又老,误身初不为儒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岁月的流逝,年岁渐长的同时,秋天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去。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是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同时,“误身初不为儒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选择的反思。或许在某个时刻,他曾经为了某种外在的束缚(如儒家的教条或社会的期待)而迷失了自我,现在回首,意识到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这些外在的标签或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寒风中寻找内心的温暖,在岁月的流转中探索自我价值,这样的主题既普遍又深刻,能够引发读者广泛的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诸君以诗见寿用师伯浑韵为谢
远游天台登玉霄,蓬莱仙人宜可招。
君诗持此为我寿,爱君学问皆富饶。
有如翠駮与紫燕,穆王画图昔曾见。
只今岂合地上行,霜蹄去曳吴门练。
老夫惟思云梦州,烟波渺渺非子愁。
湖中卉木足驱使,归求橘奴买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