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泾州》
《泾州》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

人烟趋白阪,睥睨青山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

时看乘障吏,车马萧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层云(céng yún)的意思:形容云层密集、层次分明的样子。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乘障(chéng zhàng)的意思:克服困难,越过障碍

刍粟(chú sù)的意思:指平凡的人或事物。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回磴(huí dèng)的意思:

盘旋的登山石径。 明 王渐逵 《游罗浮赋》:“尔迺转迴磴,俯遥壑,即杳冥,度广汉。”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人烟(rén yā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的地方。

萧关(xiāo guān)的意思:形容边疆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

云上(yún s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处于高处,超越常人,非常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泾州的壮丽景色与繁忙景象。首联“回磴层云上,孤城返照间”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山道蜿蜒,云雾缭绕,夕阳映照下的孤城,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孤独的氛围。接着,“人烟趋白阪,睥睨走青山”两句,通过“趋”和“走”的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白阪上劳作,目光越过青山的场景,体现了生活的忙碌与自然的辽阔。

“刍粟浮泾下,旌旗度陇还”则转而描绘了物资运输与军队行进的场景,通过“浮”与“度”的动作,展现出货物沿泾河流动,军队跨越山岭归来的画面,既有生活气息,也蕴含着军事活动的紧张感。最后,“时看乘障吏,车马出萧关”以“乘障吏”和“车马”为焦点,进一步展示了边疆官吏的职责与边防的动态,以及他们出入萧关的情景,体现了边疆的稳定与安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泾州的自然风光与社会生活,也反映了边疆的军事与行政管理,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题名画大观十帧·其十高峰远涧

杜老清诗意,衡翁家法传。

玉山云外矗,蓝水画中悬。

西蜀无双景,南华第十篇。

清聆将静瞩,兴结锦城边。

(0)

题名画大观十帧·其三松涧寒鸣

长松落落施枯藤,下有寒溪淙且澄。

此境相宜对何客,参元道士习禅僧。

(0)

二月十五日叠去岁盘山花朝韵

融风软日临花朝,朅忆盘山已前度。

盘山去此千里馀,花朝相约仍不误。

今朝始历青齐境,有鬲之墟翠华驻。

佳辰邂逅客途中,春寒未许看如雾。

烟村柳坨亦足赏,榆火风筝将次赋。

即景每欲验民风,留情岂为耽花树。

宝幡綵胜底用张,湘管衡笺从未负。

(0)

閒·其三

收来雪水煮三清,消得明窗乐事并。

漫谓崇高惟辟福,要须辛苦识人情。

(0)

昔昔盐二十首·其十五暗牖悬蛛网

未读东山咏,蟏蛸宛户前。

怜他丝百结,似我念空悬。

映日缠绵影,因风左右牵。

瑶窗胜锦瑟,馀得几条弦。

(0)

进宫斋戒西直门道中作·其三

迤逦兰衢来往便,每教停跸问公田。

为农愁苦因农喜,不识年华几转旋。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