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业(bà yè)的意思:指占据权力和地位,统治一方或一国的事业。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分析(fēn xī)的意思:对事物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
公室(gōng shì)的意思:指按照公务程序办事,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六卿(liù qīng)的意思:指六个官职高位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六个地位高贵、实力强大的人。
乱纪(luàn jì)的意思:指纪律混乱,秩序不整。
陪臣(péi chén)的意思:指侍奉在君主身边的官员,也泛指依附权贵、出卖朋友的人。
三桓(sān huán)的意思:指三个家族或集团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私家(sī jiā)的意思:私人所有的,非公开的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王朝(wáng cháo)的意思:指历史上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及其统治时期。
王柄(wáng bǐng)的意思:指权力、高位等。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无匹(wú pǐ)的意思: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独一无二的。
征伐(zhēng fá)的意思:指军队出征征服敌人,进行战争征服。
子衣(zǐ yī)的意思:指儿童穿的衣服。
坏法乱纪(huài fǎ luàn jì)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违法乱纪,道德败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权力转移和政治格局的变化。开篇“天王柄下移,征伐强侯出”,形象地描述了权力从君主手中转移到诸侯手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征伐与动荡。接着,“霸业亦浸衰,陪臣势无匹”指出霸权逐渐衰落,而那些辅佐君主的大臣势力却日益强大,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力量对比。
“强私家,弱公室,三桓六卿互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权力结构的内部矛盾,强调了家族势力对国家机构的影响,暗示了政治权力的分散和家族之间的相互倾轧。这里的“三桓六卿”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历史人物或政治集团,他们在权力斗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岂无衣,六与七,不如子衣安且吉”这一句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担忧。其中“六与七”可能暗指某些具体的政治力量或数字,而“子衣安且吉”则象征着稳定与吉祥的状态,与前文的混乱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坏法乱纪自王朝,史书特继《春秋》笔”总结了整个局面,指出法律制度的破坏和纪纲的紊乱源自于最高统治者,而历史记载则特别关注这种现象,通过《春秋》的笔法来记录和评价这些事件。《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道德评判著称,这里引用《春秋》笔法,意味着作者认为历史应当公正地反映现实,并对不当行为进行批评。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权力更替以及社会秩序的关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对当时复杂政治局势的洞察和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司空林公归荣
四序有代谢,卷舒惟其时。
达人戒止足,宠禄岂足縻。
结发事明君,誓竭股肱为。
服官历中外,积誉日以驰。
抚摩育群生,斩刈平诸夷。
文武时并用,岭海恬以熙。
宸衷眷劳绩,平土陟攸司。
累章不得谢,卧家复恳辞。
玺书重褒慰,廉退乃其宜。
舆夫并月俸,优老恩复滋。
桑榆延馀晖,山水发幽姿。
锄荒步层曲,抱杖临清池。
泉山诸老翁,还往良无期。
衣缨倾洛社,风流将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