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
《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全文
清 / 冯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时烟一碧散林霏马首西山翠微

稍待朋曹问黄菊,莫论人海化缁衣

沧桑几劫唐余刹,身世都空汉上机。

堪叹华亭老居士僧庐息影忘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居士(jū shì)的意思:指居住在寺庙或道观里的人,也可泛指在家修行的人。

林霏(lín fēi)的意思:形容树木繁茂的景象。

论人(lùn rén)的意思:以人为论据,以人为讨论的中心。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朋曹(péng cáo)的意思:指朋友和同僚,特指朋友之间的亲近和同僚之间的合作。

人海(rén hǎi)的意思:人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多如海的场景或情况。

僧庐(sēng lú)的意思:僧庐是指僧人的住所,也用来比喻简陋的房屋或简陋的住处。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息影(xī yǐng)的意思:停止行动,不再出现。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缁衣(zī yī)的意思:指黑色的衣服,也比喻清贫的生活。

鉴赏

这首清代冯宬的《秋日同金手山孙小兰游法源寺和手山韵》描绘了秋天游历法源寺的场景。首句“时烟一碧散林霏”以轻烟笼罩的树林为背景,营造出宁静而朦胧的氛围。接着,“马首西山对翠微”写诗人骑马西行,欣赏着青翠的山色,流露出闲适之情。

“稍待朋曹问黄菊”表达了与友人共赏菊花的雅趣,黄菊象征着秋日的高洁,也暗含时光流转之意。“莫论人海化缁衣”则借人世沉浮,感叹人生如梦,暗示了对红尘俗世的超脱态度。

“沧桑几劫唐余刹”感慨历史沧桑,法源寺历经多次变迁,依然屹立,体现了佛教寺庙的悠久历史。“身世都空汉上机”进一步深化这种空灵之感,表达诗人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最后两句,“堪叹华亭老居士,僧庐息影竟忘归”以华亭老居士自比,寓言自己在僧庐中静心修行,忘却世俗归途,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契机,融合了自然景色、友情、历史感慨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境界。

作者介绍

冯宬
朝代:清

冯宬,字百史,号勖斋,代州人。乾隆庚子举人,历官衢州峡口同知。有《勖斋诗钞》。
猜你喜欢

为常山陈君荻洲题扇·其二

未见浑如曾识面,素心宁为俗尘缁。

故人天上来千里,正是清风拂面时。

(0)

和晕泉岩漫兴

丹穴朝出云,赤日晴仍雨。

拉尔盟寒岁,与之同避暑。

(0)

丁四首,俱吉阳书院景物·其三盱湛楼

一碧涵天光,八牖开玲珑。

观水观其源,千古在目中。

(0)

登三洲楼

三洲楼兀水中央,四面山光树色苍。

曲径暗穿松坞入,扁舟悠傍柳堤飏。

春深碧玉吟谁共,兴入青霞喜欲狂。

帝伯功名灰已尽,风花随步寄行藏。

(0)

望岳麓书院

衡阳岳麓仍方广,到处朱张有院祠。

岂为游踪当日重,祇缘经训后人师。

长沙不为长江改,圣学偏忧末学岐。

义利分明真实践,却谁虚见议当时。

(0)

露筋祠二首·其一

谁谓乾坤正气无,碧筠苍柏岁寒孤。

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

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