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上古世,纯默澹玄始。
马以一鸣斥,凫以不鸣死。
安贞(ān zhēn)的意思:安定和平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皓皓(hào hào)的意思:形容阳光明亮、洁白纯净。
皓白(hào bái)的意思:皎洁明亮,纯白无瑕。
忽然(hū rán)的意思:突然,意外地发生或出现
皇纲(huáng gāng)的意思:皇帝制定的法纲,也指君主的统治规则和法度。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日内(rì nèi)的意思:指在同一天内,表示时间非常短暂。
上古(shàng gǔ)的意思:指古代的年代,特指离现在很久远的古代。
神形(shén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体的外貌或状态非常美丽或出色。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顺时(shùn shí)的意思: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不违反时序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无乃(wú nǎi)的意思:表示事情的结果出乎意料,与预期相反。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贤达(xián dá)的意思:指聪明而有才智的人。
以不(yǐ bù)的意思:以某种情况为例子,对其他情况作出规范或警示。
致福(zhì fú)的意思:带来幸福、使人快乐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杂诗(其三)》描绘了一个上古世界逐渐失去和谐,秩序荡然的景象。开篇提到“纯默澹玄始”,暗示了最初的淳朴宁静,但随后“太和渐以散,皇纲荡无纪”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纲常的混乱。诗人以“皓皓白日内,昏风忽然起”象征光明被黑暗所笼罩,人们在生活中遭遇无常,幸福并非恒定不变。
接下来,“马以一鸣斥,凫以不鸣死”运用对比,表达出世间生灵因不同的行为而命运各异,暗示了生存之道在于适时行动或沉默。诗人进一步强调,“生者岂必鸣,鸣者岂不生”,表明贤达之人懂得顺应时势,保持内心的安宁和坚贞。
最后两句“嗟彼倏与忽,无乃营神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修养的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王世贞对于社会变迁和个人处世哲学的思考。
世变日以亟,文告不足申。
鳄鱼实冥顽,杀之非不仁。
遥遥千百年,继韩仅有陈。
南荒富物怪,不独鳄病人。
我闻有独鬼,凭城殃潮民。
昔有贤使君,为文告之神。
驱去旋复来,不能歼厥身。
用独已可惊,况乃用其群!
嚣然来鬼国,飞燐张双轮。
攫人以为餐,朋踞大海滨。
天威不肃杀,安得回阳春?
天鸡不能雄,牝鸡代为鸣。
膊膊复腷腷,岂云非恶声?
壮士误起舞,慨然赴功名。
失身一非时,其辱宁为荣。
枕戈夜未旦,素月当天行。
团团此皎魄,中有妖蟆生。
得地遽僭妄,吞噬亏阴精。
诸仙并束手,坐令天偏盲。
凭日复有乌,翳日失其晶。
安知豢养物,乃起为祸萌。
蒙蔽苟不知,安用天聪明?
知之不能去,容使终古横。
我本山水人,深知山水意。
卜居山水间,山水发灵秘。
维山不厌清,毋为浊流累。
维山不厌深,毋为俗士至。
梦中古桃源,思之辄心醉。
奇遭此佳境,一往快夙志。
抚琴入泉韵,布席落岚翠。
静言养生理,中岁慰悴憔。
平生坠世网,每忆魂犹悸。
固宜古贤人,栖迟乐衡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