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调(bié diào)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谈或行为与自己的心意不合,感到不悦或不满。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绛唇(jiàng chún)的意思:形容嘴唇红润如绛色。
冷煖(lěng nuǎn)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的态度冷淡,对待冷暖不均等。
炉头(lú tóu)的意思:指火炉上的火焰,比喻正当其时、及时的机会或时机。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热中(rè zhōng)的意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种活动中。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玉管(yù guǎn)的意思:玉管指的是古代乐器,用于吹奏音乐。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音乐优美动听。
中鸣(zhōng míng)的意思:指发出声音,表示声音传达到中间或远处。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谢宗可的《瓶笙》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诗中的“炉头莫为热中鸣”以炉火比喻生活的琐碎热络,提醒人们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且作松风入耳清”则将瓶笙的声音比作松风,暗示其悠扬清雅,如同自然界的宁静之声。
“火候抽添成别调”进一步描绘了演奏者对瓶笙技艺的掌控,通过调整火候,使音乐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汤痕深浅变秋声”形象地写出音色随着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丰富层次,仿佛秋天的景色在乐声中流转。
“谁知冷暖情难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冷暖、人情起伏的感慨,而“自恨炎凉诉不平”则流露出对世间不公的无奈与愤慨。最后,“何用绛唇吹玉管,纤簧低咽夜三更”以深夜瓶笙的低沉旋律收尾,寓言般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不平之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瓶笙为载体,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砚行
溧阳渺渺红尘杳,讼牒簿书何日了?
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
政出多门空扰扰,休誇金印大如斗。
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
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
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