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晨昏(chén hūn)的意思:指天明和天黑的时候。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琅琅(láng lá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香气(xiāng qì)的意思:指香味扑鼻,令人陶醉,形容气味芬芳馥郁。
已往(yǐ wǎng)的意思:已经过去的时间或事物。
优昙(yōu t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心地善良,无私奉献的美德。
这里(zhè lǐ)的意思:表示指向当前所在的地点或事物。
七十二(qī shí èr)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量繁多。
十二峰(shí èr fēng)的意思:指十二个山峰,比喻众多人才或者人才辈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以洞庭湖的自然景象和佛教禅理为背景,表达了对卢公(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卢姓高僧)的怀念以及对佛法永恒不灭的理解。"洞庭七十二峰,飞雪一千馀丈"描绘了洞庭湖壮丽的雪景,峰峦叠嶂,积雪深厚。"晨昏说法琅琅"象征着不论昼夜,佛法之声不断,卢公虽已离去,但他的教诲犹在。
"谁谓卢公已往"表达对卢公的追思,"元不往,在这里"则暗示佛法无边,卢公的精神并未离开,仍然存在于当下的佛法之中。"优昙火里开"引用佛教故事,优昙花千年一现,比喻佛法难得而珍贵,"嗅著无香气"则意味着真正的佛法无需外在形式,内在领悟即可感受到其深远的智慧和空灵的气息。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禅宗意象的结合,传达出对佛法的敬畏和对先贤精神的敬仰,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二十九日偕徐汉卿、易念堂、刘伯蒪、陈晴陔诸大令,黄庆生副戎,策马出城二十里,游葡萄沟。其地山环水抱,柳暗花明。葡萄尤为其土产,蔓生陇畔,十余里无隙地,同人登农家小楼茶话眺览至足乐也。归而赋之二首·其一
相约春游同出城,驱车浅草马蹄轻。
花迎远客都含笑,犬吠生人不住声。
桑柘半村阴未密,葡萄十里蔓交横。
小楼也适登临兴,山色溪光照眼明。
金台别梦
仙舟今去吴江东,吴江之水何溶溶。
美人远隔芙蓉浦,伐木歌残春思慵。
秋台夜静月如水,纸帐梅花情万里。
梦魂幻作蝴蝶飞,飞过瀛洲疾如驶。
瀛洲深处风景饶,美人相见还相招。
开樽共话十年事,客窗风雨声潇潇。
好怀未罄忽惊觉,景阳钟动邻鸡叫。
揽衣推枕起徬徨,满地花阴残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