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絜岂能尽,轨同安有殊。
其崖谁见者,何岸可登乎。
斗绝(dòu jué)的意思:彼此争斗到最后一刻,不留余地。
方内(fāng nèi)的意思:指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不外出、不外行。
管窥(guǎn kuī)的意思:指以狭隘之见、片面之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判断。
规规(guī guī)的意思:规矩、规定、条例
圭角(guī jiǎo)的意思:指宝玉、珠玉等器物的角,比喻事物的精华部分或最出色的部分。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全体(quán tǐ)的意思:指整个集体或群体的所有成员,表示全面、整体的意思。
四隅(sì yú)的意思:指四个边角,也指四面八方。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惟其(wéi qí)的意思:只有;仅仅有
毋乃(wú nǎi)的意思:不是,不要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臆见(yì jiàn)的意思:主观的见解或想法,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或实际的证据支持。
游方(yóu fāng)的意思:指僧人、道士等出家人四处游历,传教或修行。
小人儒(xiǎo rén rú)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小气、卑鄙的人。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学进士作大方无隅二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大方无隅”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境界或完美状态的追求和赞颂。
“举世游方内,规规臆见拘。”这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万物追求完善的态度,但这种追求往往因为局限与拘泥而受阻。"惟其全体大,所以四隅无。"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大方”的理念,即它之所以没有角落,因为它是完整和广阔的。
接下来的“矩絜岂能尽,轨同安有殊。”表达的是即便用最精确的工具去测量,也无法穷尽其全貌。轨道虽然相同,但每个人的认识却各不相同。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大方”难以完全把握的深刻认识。
"其崖谁见者,何岸可登乎。" 这里则是通过问句,强调了“大方”的高峻与不可攀登,隐含着对理想境界的仰望和敬畏之情。
"固异管窥智,宁如斗绝区。" 这两句借用古代圣人管仲、斗子越的智慧来比喻,对于“大方”的理解与探索是无止境的,即使是古代智者也只能窥见一斑。
最后,“彼哉露圭角,毋乃小人儒。”诗人反观世间那些自诩为完美之人的行为,不禁感慨,这些人其实只是在表面上做作,而非真正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这里的“圭角”象征着道德修养的高标准,“小人儒”则是对那些自视过高、不切实际之人的讽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大方无隅”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完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对这种理想难以完全达到的现实认知,以及对那些自诩为完美者的批判。
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
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
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
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
天门开兮冥冥,沛余乘兮上征。
雷车兮电旗,班陆离兮四驰。
阳昭昭兮在下,女翩翩兮媵予。
交不周兮易离,路超远兮徒自苦。
涉海兮杨灵,楫阳侯兮贝宫。
采珊瑚兮屿间,折三秀兮水中。
望佳人兮不来,吹洞箫兮绝浦。
聊盘旋兮戏娱,时不可兮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