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赵 神 童 唐 /李 端 圣 朝 殊 汉 令 ,才 子 少 登 科 。每 见 先 鸣 早 ,常 惊 后 进 多 。独 居 方 寂 寞 ,相 对 觉 蹉 跎 。不 是 通 家 旧 ,频 劳 文 举 过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独居(dú jū)的意思:
◎ 独居 dújū
[vigil;live a solitary existence] 长期的、独身一人居留
在靠近极地积冰地带的五个月独居后进(hòu jìn)的意思:指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进展缓慢、落后的人。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通家(tōng jiā)的意思:指人家庭温馨团聚,和睦相处。
先鸣(xiān míng)的意思:先行一步,先发制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 翻译
- 在圣明的朝廷中,才子们很少能科举及第。
每次看到那些早早崭露头角的人,常常惊讶后来者众多。
独自居住时倍感孤独,与人相对又觉得时光流逝太快。
如果不是亲戚旧友,我频繁地被邀请参加文学聚会。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为 赠赵神童 所作。
诗的开篇“圣朝殊汉令,才子少登科。”表达了诗人对现任皇帝提拔人才的赞赏,以及年轻有才华之士早早考取功名的情景。这里的“汉令”指的是朝廷颁布的法令或制度,而“才子少登科”则显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机制运行良好,青年才俊得以展现其才能。
接着,“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诗人感叹,每次看到年轻才俊像早晨的鸡鸣声般早早崭露头角,总会对那些后来赶上的士子感到惊讶,他们的勤奋和努力令人钦佩。
第三句“独居方寂寞,相对觉蹉跎。”则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受。在寂静中,他与所赠之人的心灵相通,感觉到彼此之间的默契和理解,这种感觉使得时间流逝得缓慢而又漫长。
最后,“不是通家旧,频劳文举过。”表明诗人与赵神童并无旧交,但因为对方的才华和努力,诗人频繁地给予鼓励与称赞,以示对其的支持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赵神童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唐代文化教育的繁荣,也反映出诗人李端对于人才成长与社会进步的积极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