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隘宁为异,言深敢自欺。
反躬端得味,当复有馀师。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栻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诗中“俗隘宁为异,言深敢自欺”两句表明诗人对于世俗的看法与众不同,他的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的坚持,不会被他人的议论所动摇。
“如何幕中辩,翻作暗投疑”则是说在官场上虽然也有许多争论和辩解,但这些都如同黑夜中的投影,让人困惑不已。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那些虚假言辞的鄙视。
“行李秋将半,家园菊正滋”中,“行李”指的是出门在外的官员携带的行囊,而“秋将半”则是时间上的表述,意味着时光匆匆。诗人说自己的行囊已经收拾了一半,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整理,更是心灵归宿的象征。而“家园菊正滋”中的“菊”在中国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坚贞和高洁,"正滋"则表明秋天到了菊花盛开的时候。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出一种归乡的美好图景,以及内心对自然界的向往。
“反躬端得味,当复有馀师”中,“反躬”即是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端得味”则是说在这种平淡简单的日子里,诗人找到了生命的真谛。"当复有馀师"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永远追求、不断学习的态度,即便是在归隐的生活中,也不停止对知识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回归自然的心境,以及对于知识无限渴望的精神追求。
华堂何夕梦熊罴,卫氏如今有一儿。
三日悬弧应是喜,十年结实未为迟。
预知驷马门闾盛,暗想天麟骨法奇。
曾忝门墙摄齐者,待看孔鲤学闻诗。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