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帝城(dì chéng)的意思:帝王的都城,指帝王所居住的城市。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国中(guó zhōng)的意思:国家的中央,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落雁(luò y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栖鸦(qī yā)的意思:指栖息在树上的乌鸦,比喻没有固定职业、无所事事或游手好闲的人。
秋容(qiū ró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气质在秋天时显得特别美丽或高贵。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诗翁(shī wēng)的意思:指有诗才的老人,也指有才华的晚辈。
师模(shī mó)的意思:师徒关系中,徒弟效仿师傅的模样,学习师傅的一切。
霜花(shuāng huā)的意思:霜花是指冰冻在物体表面形成的花纹,比喻事物的美丽和短暂。
水影(shuǐ yǐng)的意思:指水中的倒影或映照。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鱼矶(yú jī)的意思:指人们在垂钓时,用来放置鱼竿的矶子。比喻人在某一领域非常有经验和技巧。
在三(zài sān)的意思:表示在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下,发生了三次相同的事件或情况。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 注释
- 帝城:指京都。
三吴泽国:泛指江南地区,三吴指古吴、东吴、吴兴三个区域。
芦未著霜:芦苇尚未结霜。
蓼宜近水:蓼草适宜生长在水边。
一行落雁:一群南飞的大雁。
钓鱼矶上:指适合垂钓的地方。
- 翻译
- 京城怎能见到秋天的景色,秋天却在三吴的水乡之中。
芦苇还未染霜,白色的花朵已经盛开,蓼草靠近水面,红色的倒影更显鲜艳。
一群大雁低飞过南边的水滨,无数乌鸦因北风吹起而纷纷飞起。
如何能有画家描绘这样的景象,让钓鱼的老翁在矶石上题写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开篇即以“帝城那得见秋容”表达了对遥远帝都之秋色难以窥见的感慨。紧接着,“秋在三吴泽国中”则进一步指出了秋意浓厚的地点,即三吴(今江苏、上海一带)水乡泽国之地。
诗中的“芦未著霜花已白,蓼宜近水影偏红”两句生动描绘了秋天植物的景色。芦苇尚未被霜冻,而它的花已经变成了洁白颜色;而蓼草因其生长在靠近水边之地,其倒映在水中的红色影子显得更加鲜明。
接下来的“一行落雁低南浦,万点栖鸦起北风”则描写了秋天的动态景象。南浦(江南的河流)上,一群大雁掠过水面,而在北方,成千上万的乌鸦随着北风一起飞舞。
最后,“安得画师模此景,钓鱼矶上著诗翁”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秋景的赞叹和留恋之情。诗中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在这样一幅美景面前,是多么希望有画师来描绘这一幕,并且诗人也愿意在钓鱼矶上停留下来,吟咏诗句。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乡愁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