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全文
唐 / 李隆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澄潭皎镜崔巍万壑千岩暗绿苔。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shānchíshí
táng / lóng

chéngtánjiǎojìngshícuīwēiwànqiānyánàn绿tái

líntíngyǒuyōuzhēnkuàngqiūshēnshuǎngl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崔巍(cuī wē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皎镜(jiǎo jìng)的意思:明亮如皎月的镜子,比喻心地纯洁、清澈透明,没有任何瑕疵。

镜石(jìng shí)的意思:指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事物或人,比喻可以作为参照和标准的对象。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秋深(qiū shēn)的意思:指秋天已经深入,天气转凉,秋意渐浓。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幽贞(yōu zhēn)的意思:幽静而纯洁的美德或品质。

贞趣(zhēn qù)的意思:指节操高尚、品德纯正的人所具有的趣味和风趣。

万壑千岩(wàn hè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山峰众多。

注释
澄潭:清澈的湖面。
皎镜:明亮如镜。
石崔巍:高峻的岩石。
万壑千岩:无数山谷和岩石。
暗绿苔:深绿色的苔藓。
林亭:树林中的亭子。
幽贞趣:幽静而高洁的趣味。
况复:更何况。
秋深:秋季已深。
爽气:清爽的气息。
翻译
清澈的湖水像明亮的镜子映照着高峻的岩石,
无数山谷和岩石间长满了深绿色的苔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澄潭皎镜石崔巍"一句以清澈的潭水和平整的石壁作为画面开端,既描绘出山谷中水质的清澈,也形象地展示了岩石的坚实与高峻。"万壑千岩暗绿苔"则进一步展现了山林间错落有致、苍翠欲滴的生机。

"林亭自有幽贞趣"一句中,"林亭"指的是林间的亭阁,而"幽贞"则形容那里的宁静与纯净。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自己对这类环境的喜爱和向往。

最后,"况复秋深爽气来"表明在深秋时节,这种清新的空气更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这里的"爽气"不仅指自然界中凉爽宜人的空气,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平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喜悦。

作者介绍
李隆基

李隆基
朝代:唐   生辰: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
猜你喜欢

岭海秋怀九首·其五

闭门人事未萧条,为有秋花慰寂寥。

失学且从豚犬懒,娱亲偏喜瑟琴调。

闲云粤峤宜高枕,苦海吴门想折腰。

乞得长林容散木,尽收风月入诗瓢。

(0)

无题五首·其一

绣户阴森似洞天,佯真半喜总婵娟。

鸾箫不奏人间曲,桂阙空留月里仙。

共拟倾城酬百万,还闻弱水隔三千。

宋家墙角垂垂柳,未许金梯架翠烟。

(0)

衙斋昼长无事扫地焚香一日数次几案净纤尘犹时拂拭泠然自善聊书一章

问君簿领几雍容,剩得焚香扫地功。

莫遣纤尘侵几案,静看迟日度帘栊。

官闲好似三眠柳,亭小宜通四面风。

谁道长安多贵客?年年车马在尘中。

(0)

咏双白燕三首·其二

翠幕飘飖不可留,爱君庭院暂夷犹。

自矜赵后轻身舞,谁念卢家少妇愁?

雾縠冰绡看并美,泥融沙暖好同游。

不知盼盼楼头月,得似鸾箫到十洲。

(0)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四

中原顾盼雾沉沙,俯视诸峰几点鸦。

冬雪尚留封二室,春风已报到三花。

短筇时伴松间鹿,半榻闲眠嶂里霞。

瑶草朝来行问讯,南峰气暖渐抽芽。

(0)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一

大堤迢递接平沙,树影萧条冷万家。

密叶昔时啼好鸟,悲风此夕噪寒鸦。

残妆尚结三春恨,微霰如飘二月花。

寄谢白家新宠妾,莫将颜色向人誇。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