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短长(duǎn ch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长度短或长。
粪墙(fèn qiáng)的意思:比喻言语或行为极其恶劣的人。
富彊(fù qiáng)的意思:形容财富充裕,富有力量和实力。
功利(gōng lì)的意思:功利指追求个人利益、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他人利益或长远发展的行为。
号泣(hào qì)的意思:大声哭泣,悲痛欲绝的哭泣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遑遑(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匆忙、忙碌的样子。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孔孟(kǒng mèng)的意思:指孔子和孟子,泛指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利足(lì zú)的意思:指能够发挥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
没世(mò shì)的意思:一辈子,终生
奇璞(qí pú)的意思:形容人才或事物的潜力巨大,有着非凡的发展前景。
热中(rè zhōng)的意思: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种活动中。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什袭(shí xí)的意思:指突然袭击,毫无防备。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仪秦(yí qín)的意思:指人们言辞恭敬,态度谦和,举止庄重,仪表端庄。
义信(yì xìn)的意思:
持义守信。《后汉书·冯岑贾传论》:“若 冯贾 之不伐, 岑公 之义信,乃足以感三军而怀敌人,故能剋成远业,终全其庆也。” 宋 曾巩 《送赵宏序》:“致吾义信,虽单车独行,寇可以为无事。”
迂阔(yū kuò)的意思:指思维狭隘、见识浅薄,缺乏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知识。
遭时(zāo shí)的意思:遭受不幸的时刻或时期
至宝(zhì bǎo)的意思:指非常珍贵、宝贵的东西或人。
重轻(zhòng qīng)的意思:指对待事物或问题的认真程度,以及对待人情的态度。表示对事物或问题重视与不重视的程度。
中肠(zhōng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胃肠,也用来比喻人的胆量和勇气。
自重(zì zhòng)的意思:指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自重自爱,不轻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或影响。
自白(zì bái)的意思: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过错等进行坦白、承认。
足见(zú jiàn)的意思:十分明显,非常明显。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杂诗(其一)》,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诗中通过对比楚人献奇璞与宋人得燕石的不同态度和结果,揭示了社会对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相对性。
首句“楚人献奇璞,号泣足见伤”,描绘了楚人献出珍贵的美玉,却因无人识其真价值而痛苦哭泣的情景,表达了对真正价值被忽视的感慨。接着,“宋愚得燕石,什袭固以藏”则讽刺了宋人得到看似普通的石头却视为珍宝,精心收藏,反衬出前者的悲哀。通过这两组对比,诗人揭示了社会评价标准的不公和主观性。
“至宝终自白,瓦砾归粪墙”进一步强调了真正价值的最终显现,即便是被世人忽视的至宝,也终将被发现其价值;而看似珍贵的物品,最终可能沦为无用之物。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价值体系的批判。
“遭时自重轻,没世谁短长”指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事物的价值会有所变化,而个人的贡献也可能被历史遗忘。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仪秦乃赫赫,孔孟徒遑遑”将纵横家张仪和秦相吕不韦与儒家孔子、孟子进行对比,前者凭借权谋和功利成就显赫,后者虽坚守仁义却显得彷徨。这不仅体现了对不同价值观的评价,也暗示了社会对功利主义的推崇。
“仁义信迂阔,功利足富彊”直接批评了过分追求功利的行为,认为坚守仁义、诚信等传统道德观念虽然显得迂阔,但却是立身之本。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价值的坚持。
最后,“举世已如此,念之热中肠”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和无奈,以及对理想价值的深深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价值的执着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