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若(bù ruò)的意思:不如,不及,不及格
车骑(chē qí)的意思:指马车和骑马的人,泛指军队或队伍。
村笛(cūn dí)的意思:形容乡村中的笛子声音清脆悠扬。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番次(fān cì)的意思:指次序、顺序。
歌声(gē shēng)的意思:指歌唱的声音或歌唱的表演。
更互(gēng hù)的意思:相互更加、更进一步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家乐(jiā lè)的意思:家庭和乐。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嫩枝(nèn zhī)的意思:指年轻、稚嫩的人或事物。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万岁(wàn suì)的意思:表示祝福、庆贺,意味着希望某人或某事长命百岁、长久存在。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因循(yīn xún)的意思:指按照旧习惯或固定模式行事,不求创新或改进。
悠飏(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比喻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园林(yuán lín)的意思:指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
枝条(zhī tiáo)的意思:枝条是指树木的分枝,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分支或分支机构。
- 注释
- 寒食:古代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吃冷食。
新雨:刚下的雨。
开花:植物开始开花。
柳:柳树,象征春天。
人无语:人们静静地欣赏。
近水:靠近溪流。
嫩枝条:新生的树枝。
悠飏:轻盈地飘动。
似舞:像在跳舞。
车骑:贵族的车辆和马匹。
看不若:不如亲自去欣赏。
村笛歌声:乡村的笛声和歌唱。
更互作:交织在一起。
番次:交替,轮流。
因循:遵循常规。
民安:人民生活安定。
家家乐:每家每户都快乐。
- 翻译
- 二月的寒食节刚过了一场春雨,花开柳绿却无人言语交谈。
靠近溪边的新枝嫩叶,被人们轻轻折下,随风飘动,仿佛在跳舞一般。
贵族的车马在园林中欣赏不如寻常,乡村的笛声和歌声交织回荡。
时光交替,没有固定的规律,百姓安宁,每个家庭都享受着长久的欢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新雨之后的景象,寒食节气氛围中大自然的生机勃发,以及诗人对生活美好感受的抒情。诗中的意境是宁静而和谐的,通过对新雨后开花、嫩枝条攀折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二月寒食经新雨,开花绽柳人无语。”这里寓意于春日初暖之际,万物复苏,但人们却沉默不语,或许是因为春天的美丽让人无言以对,只能沉浸在这宁静的氛围中。
“近水溪边嫩枝条,攀折悠飏还似舞。”诗中的“攀折”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把玩,而“悠飏还似舞”则透露出一种生动的画面,让人不禁想象那轻柔摆动的嫩枝条,就像是一场无声的舞蹈。
“车骑园林看不若,村笛歌声更互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与其在喧嚣的车马和繁华的园林中寻找乐趣,不如沉浸在宁静的乡间,聆听那悠扬的村笛声,以及人们互相唱和的歌声。
“光阴番次不因循,民安万岁家家乐。”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诗人希望时光不要重复往日的循环,而是带来新的和谐与安宁,使得每个家庭都能享受长久的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平和生活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登楼作
华枌焕晨曦,微风吟玉筝。
芳园届三月,万卉舒芬荣。
我登高楼望,望春春事并。
柳丝罥纸鸢,榆火熟脆饧。
弄暖牧儿笛,踏青公子骍。
佳与物皆春,差可释心凭。
心凭安可释,狂圣一念争。
所以古哲人,惴惴若履冰。
棐几堆芸编,古香散帘旌。
适然心有获,浴德兼陶情。
处上怀临下,居高乃见明。
社燕窥文㮰,沉烟绕彩甍。
课无复责有,触目归吟评。
南方青竹丛林不乏观玩北地气寒非保护得宜即难艺植朕尝有事河干往来数次览竹树之畅茂暂时停辇即行后于禁苑种植颇蕃今经三十馀年迩来延至数亩之广其围至八寸径二寸五分有零古人以竹比君子因而思及草木无知积小以至于高大人有血气加之培养岂非国家桢干之选欤故赋七言一律记之
培养丛篁多历年,竹窗抱节绿云鲜。
猗猗玉润歌君子,济济心虚忆俊贤。
可爱缤纷含宿雨,最宜潇洒动新烟。
馀春欲伴寒松住,渐晚韶光被景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