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既与燕隙,终不就齐廷。
风为增慨叹,日为照幽诚。
不就(bù jiù)的意思:表示不屈服、不妥协,坚持自己的立场或主张。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军帅(jūn shuài)的意思:指军队中的统帅,也泛指军事上的领导者。
慨叹(kǎi tàn)的意思:感叹、叹息
两端(liǎng duān)的意思:指同时兼顾两个方面或两个极端。
驱马(qū mǎ)的意思:指驱使马匹前进,比喻推动事物发展或进展。
三军(sān jūn)的意思:指军队,特指三军。
西鄙(xī bǐ)的意思:形容一个人思想保守,不开明,对新事物持怀疑或嘲笑的态度。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云是(yún shì)的意思:云是是指事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纵观(zòng guān)的意思:纵观意味着从整体上观察、审视或考虑一件事物。它强调全面、综合地观察或分析,以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这首《梁甫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描绘一个虚构的历史场景,展现了对忠诚与智慧的颂扬。
开篇“驱马齐西鄙,纵观聊摄城”,以马蹄声和远眺的动作,勾勒出主人公行进于边疆之地,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故事背景。接着,“城中有暮燐,云是燕将灵”一句,巧妙地引入了故事的核心——一位燕国将领的灵魂在城中显现,暗示着故事将围绕这位将领展开。
“念既与燕隙,终不就齐廷”揭示了主人公与燕国将领之间的关系,表现了对忠诚的坚守。接下来,“风为增慨叹,日为照幽诚”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同时也象征着正义与光明的力量。最后,“一矢激两端,三军帅自倾”描绘了一箭双穿的壮举,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智勇,也暗示了其策略的成功,使得三军之帅为之折服。
“谁能出此策,高士鲁先生”则将赞美转向了幕后策划者,即“鲁先生”,表达了对这位智者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忠诚与智慧,也蕴含了对理想与正义的追求,体现了陈子升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