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周(chéng zhōu)的意思:指事情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达到了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给事(jǐ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助手或负责办理事务的人员。
好言(hǎo yán)的意思:说话温和、和善。
皇风(huáng fēng)的意思:指君王的风采和威严。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纶音(lún yīn)的意思:指琴声悠扬,音调和谐。
名流(míng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社会中享有盛名的人物。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音辞(yīn cí)的意思:
(1).言谈;辞令。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 济 ( 王济 )意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以外率多田野閒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
(2).文词。 唐 刘知几 《史通·序例》:“ 枚乘 首唱《七发》,加以《七章》、《七辩》,音辞虽异,旨趣皆同。”
(3).音调歌词。《旧唐书·曹确传》:“ 可及 善音律,尤能转喉为新声,音辞曲折,听者忘倦。”玉节(yù jié)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总名(zǒng míng)的意思:指能够代表全部、总体的名称或称号。
- 鉴赏
这首明代陈琏所作的《送王给事中奉使琉球国》诗,描绘了王给事出使琉球国的壮丽景象与深远意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出使者的崇高敬意以及对国家外交使命的深刻理解。
首句“金门给事总名流”,以“金门”象征朝廷中枢,点明王给事作为朝廷名流的身份,预示其出使任务的重要性。接着,“奉使咸推陆贾优”一句,借用了汉代外交家陆贾的事迹,表达了对王给事出使能力的高度肯定与期待。
“亲捧纶音辞凤阙,远持玉节去琉球”两句,生动描绘了王给事出使前的庄重场面,他亲自接过皇帝的诏令,辞别京城,前往遥远的琉球国。这里,“纶音”指皇帝的诏令,“凤阙”是皇宫的代称,“玉节”则是古代使臣出行时所持的信物,象征着权威与使命。
“彭湖波静皇风畅,三屿山明瘴雾收”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象征着王给事出使带来的和平与文明之风。彭湖波平浪静,象征着王给事出使的顺利;三屿山上的瘴雾散去,寓意着王给事将带去的不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有精神文化的传播,使得异域之地沐浴在皇恩之下,享受文明的光辉。
最后,“他日远人应侯问,好言圣化迈成周”两句,展望未来,设想王给事出使归来后,能够向远方的人们讲述中国的伟大文明与治理之道,超越了西周时期的辉煌,展现出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与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王给事出使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体现了对出使者的崇高敬意,也展示了明代对外交往的重视与文化自信,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外交颂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萧饶州见寄次韵
夜来听雨梦仇溪,梦觉招邀客赋诗。
我自不分官冷热,子须能别酒淳漓。
江头风顺鲈鱼到,天外春归杜宇知。
十日菊花元不减,恰如六月见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