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瓣香(bà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朵香气浓郁。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苍天(cā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料的事物。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地坼(dì chè)的意思:地面裂开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民忧(mín yōu)的意思:指民众的忧虑和担心。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天穿(tiān chuān)的意思:形容极其寒冷。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补天穿(bǔ tiān chuān)的意思:指力量强大到可以补天。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瓣香我欲叩苍天”以虔诚的祈愿开篇,显示出诗人对上天的求助之意,反映出民间疾苦的严重性。接下来的“处处民忧亦可怜”进一步强调了民众生活的艰难和值得同情。
诗人接着以“古歙未应愁地坼”暗示即使在历史悠久的古歙地区,人们也不应过于担忧自然灾害带来的土地裂痕,暗示问题可能并非无法解决。然而,“三吴无计补天穿”则描绘出更为严峻的现实,三吴地区(泛指江南地区)似乎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天灾,犹如天空被穿破,难以修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揭示了明朝时期社会的民生疾苦和治理困境,体现了诗人程敏政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注和对社会治理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