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修 身 诀 唐 /吕 岩 人 命 急 如 线 ,上 下 来 往 速 如 箭 。认 得 是 元 神 ,子 后 午 前 须 至 炼 。随 意 出 ,随 意 入 ,天 地 三 才 人 得 一 。既 得 一 ,勿 遗 失 ,失 了 永 求 无 一 物 。堪 叹 荒 郊 冢 墓 中 ,自 古 灭 亡 不 知 屈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人(cái rén)的意思: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灭亡(miè wáng)的意思:完全消亡,彻底毁灭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人命(rén mìng)的意思:指人的生命。
三才(sān cái)的意思:指智慧、才能和品德三者的完美结合。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午前(wǔ qián)的意思:指上午,时间为早晨到中午之间。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须至(xū zhì)的意思:必须到达;一定要达到某个地方或完成某个任务
遗失(yí shī)的意思:失去,丢失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元神(yuán shén)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神力量或灵魂。
冢墓(zhǒng mù)的意思:指坟墓或墓地。
自古(zì gǔ)的意思:从古至今,自古以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修身诀》,是一首讲述修炼身心、追求超脱世俗的道家思想的诗。全诗围绕“修身”这一主题,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修炼的重要性。
“人命急如线,上下来往速如箭。”这里借用“线”和“箭”的形象来表达生命的短暂与易逝,警示人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积极修炼。
“认得是元神,子后午前须至炼。”诗人提醒读者要识别自己的真实本质——元神,并且强调了修炼的紧迫性,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子时指夜里11点到1点,午后指中午)进行。
“随意出,随意入,天地三才人得一。”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道家追求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诗人通过这种境界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修炼后的超然脱俗。
“既得一,勿遗失,失了永求无一物。”这两句强调了一旦达到了某种精神层次,就要保持这种状态,不应再次迷失。警示人们要珍惜已经得到的修为成果。
最后,“堪叹荒郊冢墓中,自古灭亡不知屈。”诗人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的命运,感慨地指出历史上的许多生命都消逝在无知之中。这既是对过往的反思,也是对活着的人的一种警示。
整首诗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和鲜明的形象描述,传递了作者对于修身养性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留别逢吉
君念承明臭味稀,相逢惜别重依依。
会稽太守方坐啸,东郭先生还步归。
乐饮林塘留节物,饯行里舍动光辉。
双旌回去行人发,一带长皋烟雨微。
送祖择之
人生荣与辱,百变似浮云。
自有穷通定,徒劳得丧分。
消愁唯有酒,娱意莫如文。
方寸常萧散,其馀何足云。
柳溪对雪
春风不胜雪,散漫度龙沙。
密映缘溪柳,争飞乱眼花。
鸱夷赊美酒,油壁系轻车。
塞下芳菲晚,聊将当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