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示萧氏甥》
《戏题示萧氏甥》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xiāoshìshēng
táng / wángwéi

liáněrjiělínchíwèixuéshī
lǎozháitǎngyīnzhī

sǔn穿chuānlínghuājuànyànér
chīgōngshèngzhùwài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临池(lín chí)的意思:指站在池边观看,比喻学习或参悟书法、绘画等艺术时的心境。

菱花(lí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多才多艺。

芦笋(lú sǔ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修长、苗条。

外家(wài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庭、亲属无关的人或事物。

注释
怜尔:怜爱、疼爱你。
渠爷:他的父亲,渠,代词,他;爷,父亲。
老夫:诗人自称,老人。
弊宅:破旧的住宅。
芦笋:一种水生植物。
荷叶:荷花的叶子。
罥:挂,缠绕。
雁儿:小雁,此处可能指代诗人子女。
郗公:郗鉴,东晋名臣,以风度著称。
不易胜:难以超越。
莫著:不要让。
外家:这里指外人,非亲族的人。
欺:欺负,欺侮。
翻译
我怜爱你能临摹池塘的景象,你的父亲还未学会写诗。
我这老头哪里值得模仿,或许我的破旧住宅能因此改善。
芦笋穿过荷叶,菱花挂在大雁身上。
郗公(指郗鉴)的风度难以超越,别让外人欺侮了你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诙谐的一面。从内容上看,诗人以轻松愉快的笔触,向萧氏甥展示了一种生活的乐趣和对文学创作的态度。

首句“怜尔解临池”,表达的是诗人对萧氏甥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这里,“怜尔”一词用得非常巧妙,既有怜爱之意,又含有诙谐之味。“渠爷未学诗”,则是诗人自谦之辞,表现出一种谦逊态度。

“老夫何足似”继续了这种自谦的语气,而“弊宅倘因之”则表明诗人的居所虽然简陋,但依然可以激发出创作的灵感。

接下来的两句“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水乡图景。这里,“芦笋”和“菱花”都是水生的植物,而“穿”与“罥”则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勃发。这两句既是对诗人居所周围环境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的艺术观——即便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诗意和美。

最后两句“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则是一种警示。这里,“郗公”指的是古代贤人郗疵,他以诚信著称。这两句意味着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可以超越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告诫读者不应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应当追求真实和内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文学创作态度的自我解嘲,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写华严经求颂

破一微尘出此经,因该果海果该因。

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0)

闲观

闲观造化馀,静极悦自性。

胡蝶忽飞来,吾心已无竞。

(0)

客怀

杜宇声残客兴频,柳花飞絮满江滨。

可怜波底蛾眉月,犹照他乡梦里人。

(0)

题金山寺

寺不干兴废,江流曾策勋。

门栖征虏舰,僧诵设冥文。

薄霭遮西日,归雕带北云。

江心数峰小,传是晋人坟。

(0)

金陵怀古·其一

齐楼梁殿黍离离,王气潜随斗柄移。

秋雨狐藏宫井树,夕阳鸦立御园枝。

诗人闲管江家宅,宰相偏嫌蔡允儿。

青史鬼雄元不死,归来化鹤有谁知。

(0)

林节推架轩扁水木清华

红满芳波绿满蹊,公馀无事似幽栖。

临池洗砚看鱼跃,对竹坐衙闻鸟啼。

胸次九流如镜净,壁间片锦与花齐。

云霄别有清华地,早晚朝车过竹溪。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