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思 友 宋 /王 克 功 孤 坐 忽 太 息 ,拂 衣 临 长 风 。天 高 夕 月 冷 ,木 脱 秋 山 空 。良 晤 匪 易 得 ,好 怀 难 再 同 。思 君 不 可 见 ,心 逐 孤 飞 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飞鸿(fēi hóng)的意思:指雄鹰飞翔的姿态,形容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人。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好怀(hǎo huái)的意思:指心胸宽广,慈悲善良,对人对事都能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良晤(liáng wù)的意思:良好的交往和沟通。
临长(lín cháng)的意思:即将离开或临近离开。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夕月(xī yuè)的意思:指夕阳下的月亮,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期或衰败的状态。
- 翻译
- 我独自坐着突然叹了口气,披着衣服迎着长风而立。
夜晚天空高远,月亮寒冷,树木凋零,秋山显得空旷。
美好的相遇实非易事,珍贵的情谊难以再次共享。
思念你却无法相见,我的心随孤独的飞鸿远去。
- 注释
- 孤坐:独自坐着。
太息:叹息。
拂衣:披着衣服。
临:面对。
长风:大风。
天高:天空高远。
夕月:傍晚的月亮。
木脱:树木凋零。
秋山:秋天的山。
空:空旷。
良晤:美好的相遇。
匪:非。
易得:容易得到。
好怀:珍贵的情谊。
再同:再次共享。
思君:思念你。
不可见:无法相见。
心:心。
逐:追随。
孤飞鸿:孤独的飞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克功的《思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
"孤坐忽太息,拂衣临长风。" 这两句描写诗人独自坐在室内,因感慨而叹息,随后起身走到窗前,轻拂衣襟,对着那长长的秋风。这里通过“孤坐”和“太息”的动作,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绪。
"天高夕月冷,木脱秋山空。" 这两句则描写了外部的自然景象:蓝天辽阔,晚霞散去,只剩下清冷的月光;树木在秋风中摇曳,露出其间的空隙。这一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
"良晤匪易得,好怀难再同。" 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和深情厚谊的珍惜之意。诗人感叹良辰(美好的时光)难以获得,而对于那些难以重逢的人与事,更是怀念在心头。
最后两句“思君不可见,心逐孤飞鸿。”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人无法见到所思之人,只能将心思随着那孤单的秋天大雁,飘向远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映衬的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深沉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