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仍多病,三年血涕流。
牛眠恐未稳,匆迫重为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哭舍弟东山十首》中的第九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去世弟弟深切的哀悼之情。首句“骨肉仍多病”,点明了弟弟生前的疾病缠身,接着“三年血涕流”描绘了诗人三年来因弟弟患病而不断流泪的痛苦经历。接下来,“我身犹剧病,亲老更禁愁”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还强调了年迈父母在失去儿子后承受的双重悲痛。
“薤叶偏多露,荆花亦自秋”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弟弟生命的短暂和凋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伤。最后,“牛眠恐未稳,匆迫重为谋”则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安息之地的担忧,以及自己在悲痛之余,不得不为弟弟的后事操心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亲人离世时的无尽哀思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