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一首·其三》
《颂古十一首·其三》全文
宋 / 释智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即心是佛外忘求,心佛圆明不假修。

云净远山点翠,水和明月天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点翠(diǎn cuì)的意思:形容山林的景色或植物的颜色鲜艳明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天秋(tiān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天气清凉宜人,意为天空的秋天。

心佛(xīn fó)的意思:指人心如佛,具有宽容、慈悲的品质。

一天(yì tiān)的意思:指极短的时间或极小的数量。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即心是佛(jí xīn shì fó)的意思:即刻修心就能成佛,指修行人只要心存正念,即可达到成佛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一首·其三》,作者为宋代僧人释智鉴。诗的内容强调了内心修行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佛法在于内心的觉悟,而非向外寻求。"即心是佛"表达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认为佛性本自具足,无需额外修炼。

"外忘求"进一步强调去除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回归内心清净。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云净远山千点翠,水和明月一天秋",通过写云消雾散后远处山峦的青翠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宁静画面,寓言般地映照出心灵的澄明与禅境的空灵。诗人以景喻心,暗示了修行者内心的清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的来说,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内观修行理念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导读者体悟到内心的佛性与自然之美相契合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智鉴
朝代:宋

释智鉴(一一○五~一一九二),号足庵,俗姓吴。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依长芦真歇了禅师,后为大休宗珏禅师器重,住明州雪窦寺。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八十八。为青原下十五世,天童大休宗珏禅师法嗣。事见《攻愧集》卷一一○《雪窦足庵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猜你喜欢

比红儿诗·其八十九

火色樱桃摘得初,仙宫只有世间无。

凝情尽日君知否,真似红儿口上朱。

(0)

送严绅游兰溪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匹马,何处是兰溪。

(0)

诗偈·其三十二

中人乐寂静,下士好威仪。

菩萨心无碍,同凡凡不知。

佛是无相体,何须有相持。

但令心了事,遮莫外人疑。

如人渴饮水,冷暖心自知。

(0)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證登万山亭

万山青嶂曲,千骑使君游。

神女鸣环佩,仙郎接献酬。

遍观云梦野,自爱江城楼。

何必东南守,空传沈隐侯。

(0)

猛将吟

拟脍楼兰肉,蓄怒时未扬。

秋鼙无退声,夜剑不隐光。

虎队手驱出,豹篇心卷藏。

古今皆有言,猛将出北方。

(0)

列仙文.金母飞空歌

驾我八景舆,歘然入玉清。

龙群拂霄上,虎旗摄朱兵。

逍遥三弦际,万流无暂停。

哀此去留会,劫尽天地倾。

当寻无中景,不死亦不生。

体彼自然道,寂观合大冥。

南岳挺直干,玉英曜颖精。

有任靡期事,无心自虚灵。

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未英。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