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伯 兄 新 楼 宋 /王 柏 步 转 层 楼 四 望 宽 ,了 无 一 面 欠 云 山 。龙 分 玉 脊 隆 隆 起 ,溪 露 银 波 隐 隐 寒 。诗 思 细 摩 僧 塔 峭 ,壮 心 不 下 女 墙 闲 。仲 宣 百 尺 登 高 卧 ,未 必 当 时 得 恁 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不下(bù xià)的意思:不少于、不低于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了无(le wú)的意思:形容完全没有,一无所有
隆起(lóng qǐ)的意思:形容物体或地面突出、凸起。
隆隆(lóng ló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有力。
女墙(nǚ qiáng)的意思:指女子墙,比喻女子为保卫家园而奋勇抵抗外敌。
僧塔(sēng tǎ)的意思:僧塔是指佛教寺庙中的塔,也泛指寺庙。
诗思(shī sī)的意思:指诗人的思考和创作能力,也指人们写诗时所需要的思维和灵感。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下女(xià nǚ)的意思:指为人家做家务、伺候主人的女仆人。
一面(yī miàn)的意思:表示两个或多个相对的事物或观点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出现或发生。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银波(yín bō)的意思:指在水面上泛起的银色波纹,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
云山(yún shān)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仲宣(zhòng xuān)的意思:指中年人宣扬自己的优点或者自吹自擂。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 翻译
- 登上高楼随意远眺,四周开阔没有欠缺云雾缭绕的山峦。
山势如龙,脊背隆起,溪流清澈,银波微寒若隐若现。
诗人的思绪在峻峭的僧塔上细细琢磨,豪情壮志不减,对城墙上的悠闲生活毫不在意。
像王粲登高而卧,虽有百尺之高,但未必能有当时的安宁心境。
- 注释
- 步转:行走转换。
层楼:多层楼房。
了无:完全没有。
欠:缺少。
龙分:山势像龙分开。
玉脊:玉质般的山脊。
隆隆起:高大起伏。
溪露:溪水露出。
银波:泛着银光的波纹。
隐隐寒:微微带着寒意。
诗思:诗人的思绪。
摩:琢磨。
僧塔峭:僧塔峻峭。
壮心:豪情壮志。
女墙:城墙。
仲宣:指王粲,字仲宣。
百尺:极高的地方。
登高卧:登高躺着。
得恁安:得到那样的安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楼雄伟、四面通眺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特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登临感怀之情。"步转层楼四望宽"一句,既表现了楼阁的宏大,也映射出诗人心胸的开阔。
"了无一面欠云山"透露出诗人对于高处眺望自然之美的向往,无需依赖于远方的名山大川,只在这四周广阔的视野中便可尽情领略。
接下来的两句,"龙分玉脊隆隆起,溪露银波隐隐寒",通过对比龙脉(山脉)和溪流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造建筑的和谐共存。龙脊如同玉石般坚固,隆隆升起,与溪水之间的银波相互映衬,既有动态的美感,也有静谧的意境。
"诗思细摩僧塔峭,壮心不下女墙闲"一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诗人在高楼之上,不仅观赏自然,更有着深入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僧塔峭拔,象征着精神的高远,而“壮心”则表明了诗人不甘平庸、勇于攀登的心志。
最后两句"仲宣百尺登高卧,未必当时得恁安",通过历史人物仲宣(即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人登高望远、寻求心灵寄托的赞赏。同时,“未必当时得恁安”一句,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内心平静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建筑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在高楼上所体验到的广阔视野、深邃情怀和超越时空的心灵寄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白帝庙
孤山捍江口,上有白帝祠。
横视天下险,万流皆俯窥。
古殿锁神物,悲风出阴帷。
天昏瓦栋折,狐鼠亦生威。
优巫日鼓舞,鬼怪生奔驰。
雷霆卷蛟窟,雹火烧松枝。
入户精魄动,有如阴兵随。
吁哉汉盗乱,海内遂崩离。
赤龙始潜跃,逐鹿过秦时。
公孙奋神剑,定蜀图安危。
陇坻开北户,荆门启东陲。
长驱百万众,日斗天下师。
群豪插羽翼,与汉争雄雌。
两帝不并立,兴亡良可悲。
天运虽有在,圣贤岂无为。
昭皇揽英杰,袭轨奄垂基。
风云共浩荡,千古馀寒碑。
威神竟不没,万里震南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