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中的重要概念——"灵山话月"和"曹溪指月"。"灵山"和"曹溪"都是佛教圣地,前者与佛祖释迦牟尼说法有关,后者与六祖慧能开悟的地点相关。"话月"和"指月"象征着直接体验佛法而非执着于文字或言语的教诲。
"递代相传"意味着佛法的传承自古至今,一代代弟子之间口耳相传,但关键在于个人的领悟,而非单纯依赖于前人的教导。"證龟成鳖"则比喻因误解或执着而将真理歪曲,如同把活生生的龟误认为是鳖,强调了修行中去除妄念、直指人心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禅宗注重实证与顿悟,以及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超越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