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钓(chuí diào)的意思:指在河边或湖边垂钓,比喻等待时机或不积极主动地等待事情的发展。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芳林(fāng lín)的意思:美好的景色、芬芳的树木。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侯门(hóu mén)的意思:指高门大户、显贵人家的门第。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鳞鳞(lín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密集、连绵不断。
攀条(pān tiáo)的意思:攀附权势或高位,以谋求利益或地位。
前鱼(qián yú)的意思:比喻有追求的人,常常在前面引领潮流。
射柳(shè liǔ)的意思:指射箭射中了柳树,比喻技艺高超,出类拔萃。
食客(shí kè)的意思:指以吃为生的人,特指贪食的人。
桃浪(táo làng)的意思:指桃花盛开的景象,比喻美丽的风景或繁荣的景象。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五侯(wǔ hòu)的意思:指五个诸侯国的统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贵族。
圉圉(yǔ yǔ)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极其拘束、受限制,无法自由发展。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朱鬐(zhū qí)的意思:指人的头发红色。
- 鉴赏
这首《柳穿鱼》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景象。诗中以“武陵渔父”为引子,引入了“柳穿鱼”的自然奇观,巧妙地融合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首句“武陵渔父入芳林”,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渔父在繁花似锦的林间悠然自得,隐喻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接着,“却讶朱鬐罥绿阴”,转而描述了鱼儿在绿荫掩映的水中游弋的情景,红鱼与绿叶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色彩感。
“缀萼鳞鳞桃浪起,悬枝圉圉雨丝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桃林与细雨交织的景象。桃花点缀于枝头,如同点缀的宝石,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细雨轻柔地洒落,仿佛织就了一层薄纱,覆盖在枝头之上。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看花谁下前鱼泣,食客空馀射柳心”,这一联则转向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层思考。诗人借“鱼泣”与“射柳心”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反思。鱼儿因美景而感动,食客则回忆起曾经的狩猎之心,暗示了人类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应保持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最后,“何用攀条更垂钓,五侯门外正春深”,诗人以“何用攀条更垂钓”一句,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在春天的深处,五侯门外或许意味着繁华与权力,但诗人似乎更倾向于在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不再追求外在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集禧中元东轩分题得东字
策马从仙子,探春游帝宫。
爱此高尚志,开轩池水东。
鸭绿漾残日,树碧留清风。
生我潇洒思,超然尘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