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禋先致享,神格益滋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室(bǎi shì)的意思:指多间房屋,形容房屋很多或阁楼密集。
布政(bù zhèng)的意思:指掌握政权,担任官职,管理国家事务。
城闉(chéng yīn)的意思:指城墙上的楼槛。
敦本(dūn běn)的意思:敦厚诚信,重视根本。
法服(fǎ fú)的意思:指遵守法律法规,服从法律的约束。
服从(fú cóng)的意思:顺从他人的意愿或命令,听从指挥。
膏雨(gāo yǔ)的意思:指雨水丰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皇考(huáng kǎo)的意思:指皇帝考试,比喻人们非常重视的考试或评定。
畿封(jī fēng)的意思:指帝王的封地,也泛指国家的首都及其周边地区。
即此(jí cǐ)的意思:指此时此刻,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耒耜(lěi sì)的意思:指农耕工具,比喻艰辛劳作。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明禋(míng yīn)的意思:明智而谦虚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谟烈(mó liè)的意思:谟烈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计谋高明、智谋出众的人。
辇路(niǎn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赐的车辇,泛指君主的车辇。
青箱(qīng xiāng)的意思:指年轻人,也指年轻有为的人。
劝农(quàn nóng)的意思:劝告农民勤劳耕种,以获得丰收。
瑞霭(ruì ǎi)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光线。
三推(sān tuī)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的推崇、赞美。
肃雍(sù yōng)的意思:指尊敬、庄严。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夏谚(xià yàn)的意思:夏天的谚语或俗语
斋宫(zhāi gōng)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的家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季皇帝亲耕耤田的盛大仪式,体现了古代中国重视农业的传统和君主亲民的形象。开篇“布政宜敦本,当春乃劝农”点明了农业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强调了春季是鼓励农耕的最佳时节。接着“良辰耕帝耤,膏雨遍畿封”描绘了皇帝在吉日亲自耕作耤田的场景,象征着对农业的重视和对民众的关怀。
“辇路华旌映,城闉瑞霭浓”通过华丽的仪仗和浓厚的祥云,渲染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接下来“明禋先致享,神格益滋恭”表达了对天地神灵的敬拜,以及对祖先的追思,体现了儒家的礼制思想。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农具的排列、官员的遵从,以及皇帝亲自下地耕作的情景,展现了君主与百姓同耕共作的和谐画面。
最后,“皇考贻谟烈,斋宫著肃雍”赞颂了先王留下的伟大谋略和高尚品德,以及皇帝在斋戒宫中表现出的庄重与恭敬。诗人以“无须陈夏谚,即此仰尧踪”结尾,意指无需再述说古代的谚语,只需从这次耕耤的仪式中就能看到像尧帝一样的贤明君主的风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农业的重视、君主的德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