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归 宜 春 经 过 萍 川 题 梵 林 寺 唐 /袁 皓 梵 林 遗 址 在 松 萝 ,四 十 年 来 两 度 过 。泸 水 东 奔 彭 蠡 浪 ,萍 川 西 注 洞 庭 波 。村 烟 不 改 居 人 换 ,官 路 无 穷 行 客 多 。拖 紫 腰 金 成 底 事 ,凭 阑 惆 怅 欲 如 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村烟(cūn yān)的意思:指农村的炊烟,比喻平凡朴实的生活。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度过(dù guò)的意思:度过表示经历、经过或渡过某个时间段、困难、考验等。
梵林(fàn lín)的意思:指僧人修行的地方,也泛指寺庙或佛教的圣地。
改居(gǎi jū)的意思:改变住所、迁居
官路(guān lù)的意思:指通过担任官职来获取权力和地位的途径。
居人(jū rén)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居住、生活。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彭蠡(péng lǐ)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无度的样子。
凭阑(píng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松萝(sōng luó)的意思:形容松散、不拘束。
拖紫(tuō zǐ)的意思:指人才懒散,无所事事,没有出息。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腰金(yāo jīn)的意思:指身上佩带的金饰品,也比喻财富或权力。
遗址(yí zhǐ)的意思:指古代建筑或文化遗产的遗存地点。
- 注释
- 梵林:古代的遗址或名胜。
松萝:松树和青苔,常用来形容古朴宁静的环境。
四十年来:指很长的时间跨度。
两度:两次。
滤水:流水经过过滤。
彭蠡浪:彭蠡湖的浪花。
萍川:河流名,可能指萍水河。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涛。
村烟:乡村炊烟。
居人换:居民更换,暗示世事变迁。
官路无穷:官道无尽。
行客多:过往行人众多。
拖紫腰金:形容官员的装束。
成底事:到底为何,指不明白原因。
凭阑:靠着栏杆。
惆怅:内心忧郁,失落。
- 翻译
- 梵林遗迹隐于松萝之间,四十载间我曾两度来访。
清澈流水向东奔赴彭蠡湖浪,萍川之水向西汇入洞庭波涛。
村庄炊烟依旧,但住的人已更换,官道漫长,过客络绎不绝。
那些身着紫色官服腰缠金带的人,如今都在忙些什么?倚栏远眺,心中满是惆怅,不知所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地时的感慨。"梵林遗址在松萝,四十年来两度过",表明诗人对梵林寺有着深厚的情感,这次是他第四十年再次经过此地。接下来的"滤水东奔彭蠡浪,萍川西注洞庭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萍川流经梵林寺一带的地理特征。
诗中的"村烟不改居人换,官路无穷行客多",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尽管村庄的景致似乎没有改变,但居民已经更迭,而官道上的旅人却是络绎不绝。
最后两句"拖紫腰金成底事,凭阑惆怅欲如何"中,“拖紫腰金”可能指的是诗人年轻时的装束或是对往昔生活的一种象征,而“成底事”则表达了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无奈和感慨。"凭阑惆怅欲如何"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与记忆之间的矛盾,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世事变迁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回忆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