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惠 安 寺 增 胜 堂 宋 /王 铚 心 是 华 严 境 ,圆 机 更 善 根 。一 尘 犹 可 见 ,十 胜 不 为 繁 。放 鹤 扫 松 迳 ,呼 猿 开 竹 门 。妙 高 峰 顶 住 ,客 到 亦 忘 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华严(huá y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辞藻华丽而丰富。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扫松(sǎo sōng)的意思:除去杂物或不好的东西。
善根(shàn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积累的善良行为和美德。
松径(sōng jìng)的意思:林中狭窄的小路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圆机(yuán jī)的意思:指事情成功顺利,没有差错或破绽。
竹门(zhú mén)的意思:指清贫的生活环境或简陋的住所。
- 注释
- 心:心灵。
华严境:佛教中的极乐世界或深奥境界。
圆机:圆融的智慧。
善根:深厚的善念或智慧根基。
一尘:一丝尘埃,象征微小的事物。
十胜:十个优胜,比喻众多成就。
繁:繁多。
放鹤:释放或召唤白鹤。
扫松径:清扫松树下的小路。
呼猿:呼唤猿猴。
开竹门:打开竹林的门。
妙高峰:奇妙的高峰。
住:停留。
忘言:忘记言语,达到无需言传的境地。
- 翻译
- 心灵如同华严境界,圆融的智慧更加深厚。
哪怕一丝尘埃也能察觉,十个优胜也不算繁多。
放飞白鹤清扫松间小径,呼唤猿猴打开竹林之门。
在奇妙的高峰之上停留,客人来访也会忘记言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题名为《题惠安寺增胜堂》。诗中融合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心是华严境,圆机更善根。”这里借用了佛教中的“华严”一词,意指宇宙之大、法界之广,暗示诗人内心世界之博大精深。接着提到“圆机”,可能指的是对佛法的圆融理解和运用,而“更善根”则是说这种理解能够加深其精神的基础。
“一尘犹可见,十胜不为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中“清净”的追求,即使是一点尘埃(即世间纷扰)也要清晰地看到,而“十胜”可能指的是佛法中的某种修行成就,不会因为多而显得繁杂。
“放鹤扫松径,呼猿开竹门。”这里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放鹤”是隐士生活的一种象征,“扫松径”则可能暗指清理心灵的道路;“呼猿”则是在召唤自然界中的生物,而“开竹门”则给人一种幽静深邃之感。
“妙高峰顶住,客到亦忘言。”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高洁境界的向往,“妙高峰顶”是理想中的居所,而“客到亦忘言”则意味着即使有来访者,也不必多说什么,因为在这样一个超然世外的环境中,语言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佛教修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自由与精神净化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