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鹏(dà péng)的意思: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雄心壮志。
二豪(èr háo)的意思:指两个豪富的人,形容富有的人多了不起。
饭颗(fàn kē)的意思:指人吃饭的时候,碰到一颗米或者一粒饭粒,就会觉得食物不好吃,心情不愉快。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腹背(fù bèi)的意思:形容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使人陷入危险境地。
汲古(jí gǔ)的意思: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
康侯(kāng hòu)的意思:康侯是一个古代的封号,表示身体健康、安康的贵族。成语“康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老面(lǎo miàn)的意思:指经验丰富、老练的面孔,也用来形容老手、老人或老者。
六翮(liù hé)的意思:指六只羽毛,形容鸟飞翔时羽翼展开的雄壮景象。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鹏运(péng yùn)的意思:鹏运指的是运气非常好,好运连连的意思。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深井(shēn jǐng)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
沈香(shěn xiāng)的意思:指人或物沉默寡言,不爱言谈。也可形容人或物香气浓郁。
诗骨(shī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具有诗意和骨气,指人才或事物的品质高尚。
天笔(tiān bǐ)的意思:指天赋的才能,天生的笔墨造诣。
香亭(xiāng tíng)的意思:香亭是指香气四溢的亭子,比喻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一蹴(yī cù)的意思:指一脚踢倒,比喻事情迅速解决或一举成功。
运海(yùn hǎi)的意思:指掌管、管理海洋运输的能力或技术。
醉颜(zuì yán)的意思:形容容貌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容颜。
饭颗山(fàn kē shān)的意思:指吃饭吃得饱饱的,饱得像山一样。
沈香亭(shěn xiāng tíng)的意思:指人的修养和品德高尚,像沉香木一样香气扑鼻。
- 翻译
- 饭颗山头的老者面容憔悴,沈香亭北他酒醒过来。
两位豪杰的诗才已经深沉如深渊,谁能从古代的深处汲取精华?
康侯的文采如同天赐,他的诗歌超越了庐山的高度。
大鹏在海上翱翔,展翅六翼,我又怎能只满足于肤浅的文字呢?
- 注释
- 饭颗山头:指具体地点,可能暗示诗人所在环境。
老面瘦:形容人的衰老和憔悴。
沈香亭北:历史名胜,这里代指某次宴饮或诗会。
醉颜醒:酒醒的状态,可能暗指诗人的清醒与反思。
二豪:指两位杰出的诗人。
沦渊:比喻诗才深沉。
康侯:对诗人的尊称,可能指某位有才华的官员。
天笔雕风骚:赞美诗人的文采出众。
庐山高:借指文学成就极高。
大鹏:象征着宏大志向或卓越才华。
六翮:鸟的翅膀,比喻诗人的创作力。
腹背毛:谦虚的说法,表示自己不满足于肤浅的写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朝初期的文学家方回所创作,标题为《次韵康庆之见过醉归读予鄙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谦与赞美友人的诗句。
"饭颗山头老面瘦"一句,通过形容自己如同山上的老树一般,形态萧条,传递出诗人对自己年迈体弱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的文学成就感到自谦不满。
"沈香亭北醉颜醒"则描绘了一种宴饮后的清新场景,可能是在赞美某位朋友在酒后依然神采奕奕,面色如常。沈香亭作为地点的设定,增添了诗句的意境和氛围。
"二豪诗骨已沦渊,谁能汲古出深井"中,“二豪”可能指的是当时或者历史上的两位文学巨匠,而“诗骨”则是形容其诗歌的风格坚挺有力。整句表达了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自己难以企及先贤的自谦之情。
"康侯天笔雕风骚,一蹴已过庐山高"是对友人康庆之的赞美,认为其文笔如同神来,能够轻松超越历代文豪,如庐山一般高不可攀。
最后,“大鹏运海翔六翮,我岂能为腹背毛”则通过比喻,大鹏代表着伟大的文学成就,而“我岂能为腹背毛”则是自谦之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与友人的差距,尽管友人已如大鹏一般翱翔于文学的海洋,他却只能做到像鸟儿身上的细毛那么微不足道的成就。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谦态度和高洁情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高度赞赏。通过这些精妙绝伦的比喻,方回在诗中构建了一幅充满文采与敬意的情景图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人伤春
入帘轻絮故依人,梦后题诗欲判春。
纵使相思解销骨,此情终未作黄尘。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
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
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
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
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题浯溪小景
卜宅元郎岂偶然,江山千古共流传。
乾坤巨石知多少,待看中兴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