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庙中牺,必为粪上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崇虚(chóng xū)的意思:指过分推崇虚幻、不切实际的事物或观念,不重实际。
定形(dìng xíng)的意思:定形有两个基本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确定形势或结果。第二个含义是指使某物变得稳定或固定。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多金(duō jī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拥有大量的金钱财富。
封子(fēng zǐ)的意思:指不可侵犯或不能触动的地位、权力或势力。
干国(gàn guó)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的干部、官员。
弓旌(gōng jīng)的意思:弓旌是指弓和旌旗,比喻武将威风凛凛的样子。
国刑(guó xíng)的意思:指国家法律的刑罚。
怀璧(huái bì)的意思:形容人心怀宝贵的东西,非常小心地保管。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努力(nǔ lì)的意思:用心力去做某事,不懈地付出努力。
人望(rén wàng)的意思:人们对一个人的欣赏和尊重。
素封(sù fēng)的意思:指没有封建爵位、官职的人。
无罪(wú zuì)的意思:没有罪行,无辜。
贤声(xián shēng)的意思:指正直善良的声音,也指有道德操守的言论。
相倾(xiāng qīng)的意思:指两方势力或力量相互对抗,势均力敌。
效尤(xiào yóu)的意思:效法并超越。指要超过他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踊跃(yǒng yuè)的意思: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失题(其四)》。诗中以“阳虎”为例,探讨了财富与名声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首句“阳虎善为富,多金致贤声”,描绘了阳虎通过积累财富而获得社会赞誉的情景。接着,“诸侯敦币聘,都人望弓旌”两句,进一步说明了阳虎因其财富和名声吸引了诸侯的礼聘,都城中的人们也对他充满期待,希望他能成为他们的榜样。
然而,好景不长,“遂使里中儿,效尤转相倾”。这句话揭示了模仿与攀比的心理,即在阳虎的影响下,邻里之间的竞争与模仿风气兴起,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名声而不择手段。
紧接着,“俄闻怀璧夫,无罪干国刑”两句,转折点出现。这里提到有人因为携带珍贵的璧玉(象征财富与地位的象征物),无辜地遭受到了国家的刑罚。这反映了社会对财富与名声的极端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公与悲剧。
“乃知金踊跃,于人无定形。”这两句总结了前文的论述,指出财富与名声对于人的影响是多变且不确定的,它们既可以带来荣耀,也可能导致不幸。
最后,“不为庙中牺,必为粪上英。”这句话运用比喻,强调了在追求财富与名声的过程中,有的人可能成为受人尊敬的牺牲品(庙中牺),而有的人则可能沦为被遗忘的失败者(粪上英)。这反映了社会评价的两极分化和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
“寄言素封子,努力崇虚名。”诗人在此发出呼吁,告诫那些追求财富与名声的人,应当谨慎行事,避免陷入贪婪与虚荣的陷阱,努力追求真正的道德与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阳虎及其周围人物的描绘,深刻探讨了财富、名声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社会评价的多面性和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