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浮沈(fú shěn)的意思:指人事物在世间的兴衰变化,也指人的品行和心理的起伏变化。
客形(kè xíng)的意思:指外表端庄、温文尔雅、态度恭敬的样子。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太虚(tài xū)的意思:指虚幻、空幻的样子或状态。
无朕(wú zhèn)的意思:没有我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志诚(zhì chéng)的意思:志向高远,言行真诚。
- 注释
- 太虚:宇宙。
寂无朕:空旷寂静。
妙感:奇妙感应。
絪缊:深蕴。
清浊:清与浊。
一浮沈:一同沉浮。
二仪:天地。
乾坤:天地。
客形:人的形体。
客感:外界感受。
万变:无穷无尽的变化。
纷纷:纷繁。
形感:形体感受。
本来无:本就无形。
志诚:真诚意志。
谅斯存:方能留存。
- 翻译
- 宇宙空旷寂静,奇妙感应深蕴其中。
清与浊一同沉浮,天地以此奠定根基。
人的情感与外界感受交织,变化无穷无尽。
人的形体感受本就无形,唯有真诚意志方能留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观物》之其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和万物变化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太虚寂无朕,妙感何絪缊。”开篇即以“太虚”象征宇宙之广阔,无边无际,同时“寂无朕”则表达了自然界静谧而又神秘的本质。诗人通过“妙感”二字,探究着万物之间细微而又深刻的联系与感应。
“清浊一浮沈,二仪奠乾坤。”这里,“清浊”象征了水的不同状态,而“一浮沉”则暗示了事物在宇宙间的流动变化。"二仪"指的是天地,"奠乾坤"则是对宇宙秩序与和谐的肯定。
“客形与客感,万变日纷纷。”诗人将个体形态与感知视为过客,强调了事物无常与变化多端的特性。"万变"二字展现了自然界错综复杂的面貌。
“形感本来无,志诚谅斯存。”末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认为形态和感知皆为虚幻,而内心的真诚与信念才是永恒可靠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精妙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生入山
避兵我向毗陵来,奉母尔向丁山去。
伯劳燕燕无成心,但安亲意姑且住。
丁山近与蜀山邻,东坡买田曾此处。
路幽径僻民气敦,俗俭资单盗贼恕。
侍亲之外堪读书,时于此间得佳趣。
归期偻指明年春,好记桃花几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