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道门(dào mén)的意思:指道家或道教的门派、教派。
开大(kāi dà)的意思:扩大规模或范围,使事物变得更大
了知(le zhī)的意思:了解、知道
三有(sān yǒu)的意思:指一个人具备了才华、品德和身份三个方面的优点或特征。
实是(shí shì)的意思:真实、确实
世相(shì xiàng)的意思:世界的风貌、社会的风气。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说道(shuō dào)的意思:指说话、发表意见或表达观点。
俗理(sú lǐ)的意思:指通俗的道理或普遍的认识。
相假(xiāng jiǎ)的意思:彼此互相欺骗、互相冒充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有事(yǒu shì)的意思:有事表示有困难、有难处,需要帮助或解决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开篇“惭愧好舌根,常开大道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喜欢议论、经常探讨重大事务的自省之意。"好舌根"通常有贬义,而这里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的一种幽默表述。
接着“世间三有事,实是不能论”则指出世上的许多事情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或解释的,暗示了世事的复杂和语言的局限。"三有事"可能是对世间纷扰多变的一种概括。
“相逢唯说道,更莫叙寒温”则是诗人对于与人交往时的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意,即在交流中只谈论大道理,不再纠缠于琐碎的人情冷暖。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一种避让态度。
最后“了知世相假,俗理也徒烦”则是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洞察和对世俗逻辑的批判。"了知世相假"意味着诗人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而"俗理也徒烦"则进一步指出世俗的逻辑和规矩往往是繁复且无谓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世态的观察,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大道的高远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