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斗筲(dǒu shāo)的意思:形容言辞短小,无力。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虎狼(hǔ láng)的意思:形容人凶猛残忍,心狠手辣。
解嘲(jiě cháo)的意思:嘲笑或讽刺别人后,对方反过来讽刺嘲笑自己。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前年(qián nián)的意思:指两年前的时间。
三十(sān shí)的意思:指男子到了三十岁时,应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天笑(tiān xiào)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罕见的奇特现象或令人惊讶的事情。
望山(wàng shān)的意思:望山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远望山峰的意境。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也可以表示追求目标、追求进步的意愿。
雪月(xuě yuè)的意思:雪月是一个由雪和月组成的词语,表示冷和美丽。它常用来形容冷酷美丽的女子、寒冷的气候或冷漠的心情。
匝地(zā dì)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连续不断。
祖席(zǔ xí)的意思:指祖辈的座位,也比喻前人的地位或位置。
作解(zuò jiě)的意思:
谓解救百姓。 唐 包佶 《庆祀雨师乐章·迎神》:“作解之功,乐惟有年。” 唐 刘禹锡 《代杜司徒谢追赠表》:“陛下应乾御极,作解庇人。” 宋 王禹偁 《贺御楼肆赦表》:“泽流率土,仍推作解之恩。”参见“ 解网 ”、“ 解愠 ”。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三十三秋污祖席”,以“三十三秋”点明时间之长,暗示岁月的流逝;“污祖席”则可能暗喻时光的流逝带来的一些变化或不洁之事,引发读者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接着,“前年七夕始移茅”一句,通过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转折,暗示生活状态的变化,或许是指搬家或改变居住环境。这样的转变在平静的叙述中蕴含着生活的波折和变迁。
“干戈匝地惊林木,居食从天笑斗筲”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场景。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地,连树木都为之颤抖,而“居食从天笑斗筲”则以幽默的笔触,讽刺那些在战乱中依然自得其乐的人们,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批判。
“入海已深龙鳖蛰,望山犹隔虎狼咆”进一步描绘了战乱中的景象,深海中的龙鳖因战乱而蛰伏,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而“望山犹隔虎狼咆”则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寻找避难所时的艰难与危险。
最后,“高峰雪月何生事,泣向西飙作解嘲”两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以雪月为背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于现实的哀愁与反思。面对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却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哀,似乎在用自然界的纯净来反衬人间的苦难。同时,“泣向西飙作解嘲”也暗示了诗人试图以幽默的方式自我安慰,面对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