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砚(bǐ yàn)的意思: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尘沙(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土、沙土,也比喻微小琐碎的事物。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高攀(gāo pān)的意思:指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身份。
汉高(hàn gāo)的意思:指人的志向高远,追求的目标崇高。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纪纲(jì gāng)的意思:纪律和法纲。也指重要的规章制度。
经历(jīng lì)的意思: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历程。
漫种(màn zhǒng)的意思:指随意播种,不加选择地种植。
迷天(mí t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奇特、不可思议,超出常理的程度。
泯灭(mǐn miè)的意思:完全消失或丧失,不再存在。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时世(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的时代或社会环境。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田园(tián yuán)的意思:指乡村、农田或田园生活,也用来形容宁静、安逸的环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彝伦(yí lún)的意思:指河山的美景或人物的风采。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述意》由元代诗人徐孜所作,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乱后萧条笔砚荒,十年经历几风霜。”描绘了战乱之后,社会一片萧条,诗人的笔墨和砚台都已荒废,十年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艰难。这里通过“笔砚荒”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对文化传承的破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个人生活的困顿与艰辛。
颔联“尚思霄汉高攀桂,且向田园漫种桑。”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仍怀有对高尚理想和卓越成就的向往,渴望在知识的高峰上有所建树,如同追求“霄汉高攀桂”的境界;另一方面,现实的无奈迫使他不得不退守田园,以平凡的生活为归宿,如同在乡村中“漫种桑”。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反思,以及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安慰的心态。
颈联“万古斯文难泯灭,一时世态自炎凉。”强调了文化的永恒价值与人类社会的瞬息万变。尽管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统难以被彻底抹去,但世态炎凉,社会风气的冷暖变化却难以预测。这句诗既是对文化传承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无奈接受。
尾联“尘沙浩浩迷天地,忍见彝伦失纪纲。”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混乱社会秩序的忧虑与不满。尘沙弥漫,遮蔽了天地,象征着社会的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局面,诗人内心充满了痛苦与无奈,无法忍受看到伦理道德的丧失与社会秩序的崩塌。
综上所述,《述意》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理想与现实、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时代洪流的深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