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四》
《寄元美·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闻道红颜镜里新,还堪客子青春

秋来纵带风尘色犹是行吟泽畔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色(chén sè)的意思:指尘土的颜色,比喻世俗纷扰的烦恼和尘世间的琐碎事务。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犹是(yóu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虽然已经发生或发展到一定程度,但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鉴赏

这首诗《寄元美(其四)》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闻道红颜镜里新”,以“红颜”象征青春与美丽,通过“镜里新”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出朋友容颜的变化,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接下来,“还堪客子斗青春”,将朋友的青春与自己作为“客子”的孤独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朋友青春岁月的羡慕与怀念。

“秋来纵带风尘色”,随着季节的更迭,无论是自然界的风尘还是人生的沧桑,都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着一切。这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生活的不易。

最后一句“犹是行吟泽畔人”,借用屈原《离骚》中的典故,将自己比作在水边吟唱的屈原,表达了虽历经风雨,但依然坚守自我,保持独立思考与高尚情操的决心。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品格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月中与儿曹露坐二首·其二

客去无人与对床,风微聊借月为凉。

杯中小友多情甚,勾引衰翁入醉乡。

(0)

立春三绝句·其二

地下青风欲到时,土牛何得解先知。

墙边雪里梅花树,已借清香入旧枝。

(0)

次韵庭藻雨中不出湖上

幅巾饱看西湖春,徐行当车不动尘。

有时乘兴未遽反,武林无此寻春人。

湖山如螺湖水白,几见青天月生魄。

年年马上看吴娃,舞袖双裁越罗窄。

长安贵人百不忧,胡为亦复多穷愁。

出门载酒不可往,倚杖看雨如穷秋。

万事不由人作计,我欲除愁唯一醉。

此生已老复何求,五字但知公臭味。

春风吹雨山泽晴,青山有约翁有情。

故人官高少闲暇,可唤白鸥同此盟。

(0)

西湖春事五首·其一

两高南北拥烟鬟,浑在溟濛细雨间。

寄语丹青王右相,不须水墨画春山。

(0)

刘主簿许饷苦笋未至·其一

苦竹冈头竹似云,刘郎何事不挥斤。

杯盘倘使同吴俗,荼荠谁能作楚文。

(0)

雨中湖上晚归书所见三绝句·其二

谁家歌管载凉州,何处跳珠入柂楼。

山雨忽随云渡岭,明眸还与水争愁。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