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福 公 道 人 宋 /王 安 石 帝 力 护 禅 林 ,沧 洲 侧 布 金 。楼 依 水 月 观 ,门 接 海 潮 音 。开 士 但 软 语 ,游 人 多 苦 吟 ,曾 同 方 丈 宿 ,灯 火 夜 沉 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沉沉(chén chén)的意思:非常沉重、深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帝力(dì lì)的意思:帝王的力量,指极强大的统治力量。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开士(kāi shì)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软语(ruǎn yǔ)的意思:指温柔、委婉的语言表达方式。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同方(tóng fā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在思想、意见、观点等方面完全一致或相同。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月观(yuè guān)的意思:月亮的光辉照耀下观察事物,比喻以月亮为标准或参照物来观察、判断。
海潮音(hǎi cháo yīn)的意思:指海浪拍击岸边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夜沉沉(yè chén chén)的意思:形容夜晚非常黑暗,没有一丝光亮。
- 翻译
- 皇帝的力量庇护着禅林,海滨地带洒满金币般的光芒。
楼阁傍依着水中的月色和观景台,门口能听到海浪的潮声。
修行者轻声细语,游客却大多在苦苦思索诗篇。
我曾在这里与僧人共宿,夜晚只有昏暗的灯火摇曳。
- 注释
- 帝力:皇帝的力量或权势。
禅林:佛教寺庙,僧侣修行的地方。
沧洲:古代对海滨地区的称呼。
水月观:观赏水边月色的景观。
海潮音: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
开士:出家修行的人,指僧侣。
苦吟:费力地作诗或吟咏。
方丈:寺庙住持或长老。
灯火夜沉沉:形容夜晚灯火昏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林风光与修行者的宁静生活图景。开篇“帝力护禅林,沧洲侧布金”两句,通过“帝力”的强调,表明了禅林得到了上天的护佑,这里的“沧洲”指的是长满了青草的岛屿,而“布金”则可能是对日光照耀下的自然景观的一种比喻,给人以温暖与珍贵之感。
接着,“楼依水月观,门接海潮音”两句,以楼为观,俯瞰水面上的明月,同时门前可以聆听到海浪的潮声,这些都是修行者沉思冥想时所处的环境。这里的“水月”象征着心灵的清澈,而“海潮音”则可能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无常。
在下片,“开士但软语,游人多苦吟”两句中,“开士”应指的是能够开悟佛法之理的僧侣,他们的话语平和而有道理;而“游人”则是那些来往于此地的人们,他们或许在品味诗意时,不免发出叹息,或是对生活有所感慨。
最后,“曾同方丈宿,灯火夜沉沉”两句,则透露了诗人与方丈(即佛教寺院的长者)共同度过一个安静夜晚的情景。这里的“灯火夜沉沉”营造了一种深夜静谧、光影交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那份宁静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禅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修养的追求,以及对那种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书怀
夜永月未出,星河烂盈门。
商飙振高梧,下有群虫喧。
切切促机织,依依如诉言。
炎蒸未云几,凉思弥乾坤。
惊心节物换,抚事中襟烦。
但见川水流,莫知尘土昏。
朱颜自兹异,白发亦已繁。
禾苗布东塍,果树列西园。
栽培虽异地,生成本同根。
华实各有待,彫零性长存。
君看硕大瓜,遗蔓仍篱藩。
徐镠歌为隐士徐翁赋
剡溪东下旧坑村,千古高人旧宅门。
诧见徐镠云卧里,山中太古今犹存。
閒占晴雨羲文易,递长儿孙老瓦盆。
一年穜稑几番收,一片松篁远蔽楼。
葛衫芒履黄皮褶,长生木瓢高顶笠。
我行我意自逍遥,垂垂石磴苍莓袭。
前川月漾钓竿罢,荷锄迂叟迎人话。
老妻烹蕨待晚餐,欲归犹息长林下。
一生不上里正厅,倩人输税不敢停。
有马不骑閒在野,有鸠不杖任天行。
名唤徐镠字亦镠,并欲逃名访白鸥。
人生何必耽朝市,杜郎卖药早时休。
城南行
丛薄聚寒鸦,悲风吹阴䨴。
步出城南隅,瞻彼区宅废。
榛莽棘庭阶,蘼芜存井碓。
周历问田翁,欲言乃慷慨。
比邻宦者家,犹及见势态。
数世位蝉联,几人衣鱼袋。
惟兹子与孙,虽有不复在。
隆替岂能常,此理曷相贷。
徘徊更叹息,千载一朔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