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州二首·其二》
《太平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徐俯   形式: 七言绝句

南人北人朝暮船,东梁西梁今古天。

兹地何时复回首,溯流千里到家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复回(fù huí)的意思:重新回到过去的状态或位置。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家园(jiā yuán)的意思:家园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代表着家庭和家人。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时复(shí fù)的意思:时光回转,时间重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北往来的舟行景象,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南人北人朝暮船”这一句,生动展现了人们在长江上日夜不息的航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人们,都在这条伟大的河流上寻求着自己的归宿。接着,“东梁西梁今古天”,将视线拉远,从地理空间延伸至时间维度,暗示着这条江水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仿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兹地何时复回首”,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不知道何时能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最后,“溯流千里到家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回归故土的情感,千里之遥,也要逆流而上,只为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家园。

整首诗以长江为背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独特表达。

作者介绍
徐俯

徐俯
朝代:宋   字:师川   籍贯: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   生辰:1075~1141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猜你喜欢

题书堂二小画·其二

蒹葭倚空未老,蓼花被水初红。

我觉蜻蜓得意,翾飞来往薰风。

(0)

季本清给事父母双寿

画帘花暖春云香,金尊酒满蒲萄光。

玉童双歌按清商,门前珠履来成行。

凤生三雏一雏翔,淩历紫清栖柏梁。

两雏膝下斑衣裳,春风对舞送霞觞。

山中之臞炼铅霜,洁身独立遗天常。

槁项黄馘同枯桑,人生七十齐高堂。

腰有绿绶怀银章,俯仰无愧终康强。

滑甘滫瀡供时尝,三山弱水是何方。

(0)

南雄北界南安民以负担为利数起争焉张公汝弼守南安为正疆界而二邦之讼息故诗语及之秋郊观稼

金天高迥霜日晶,原田靡靡黄云平。

老农携馌坐田首,梨枣缀树光晶荧。

儿童笑呼驱鸟雀,落日村巷多欢声。

我行按辔为助喜,感叹欲去还徐行。

前年江南雨连月,百谷烂死秋无成。

去年山东仍苦旱,塍尾兆坼横庚庚。

室中啼呼道傍卧,岂有束穗酬深耕。

今年丰稔信可乐,却思旧日还心惊。

茫茫禹甸极四海,安得是处皆丰盈。

君不见紫瑶草,俱长物,惟有丰年妇子宁。

(0)

送沈良臣赴南雄守

南安旧俗思张守,又喜南雄得使君。

五岭封疆元不改,三吴人物并能文。

香凝画阁晨听事,风捲朱旗晓看耘。

正使勋名照青简,未须违远叹红云。

(0)

桐隐为龚九成赋

凤凰起丹穴,不息凡木枝。

飞飞度中州,正值轩虞时。

六律既以谐,九德被弦徽。

回瞻紫山岑,青桐映朝曦。

醴泉漱其根,祥飙扇萎蕤。

一敛赤霄羽,永日共娱嬉。

由来千仞心,岂有稻粱思。

黄鹄淩紫烟,一往无还期。

云鹏六月息,荒忽经天池。

古来高尚徒,不必皆颍箕。

终南隔人世,达士供一嗤。

方寸有万里,何须裂冠緌。

我歌桐隐篇,想象卷阿诗。

君王富车马,迟尔看来仪。

(0)

甲寅正月七日迎驾

紫坛成礼当人日,玉佩迎銮望合宫。

辇路暗尘清积雪,御旗晴影动春风。

祥祯协应知天意,对越勤劳仰圣躬。

湖海书生瞻盛典,耻将文笔赋河东。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