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彻骨(chè gǔ)的意思:指某种感触或影响极其深刻,达到骨子里,无法挥去的程度。
当胸(dāng xiōng)的意思:指面对困难或危险时,勇敢地迎向并直面,不退缩。
定时(dìng shí)的意思: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有条不紊地进行。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胡儿(hú ér)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放纵,不拘束。
入手(rù shǒu)的意思:开始做某件事情或采取行动。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声带(shēng dài)的意思:指人和动物喉部的组织,用于发声。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谈笑(tán xiào)的意思:轻松愉快地交谈、笑谈。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衔冤(xián yuān)的意思:指忍受冤屈,默默承受委屈,不声不响地忍受冤屈。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一规(yī guī)的意思:指一条准则或规则。
语声(yǔ shēng)的意思:指言辞或文章的声音、语调。
冤痛(yuān tòng)的意思:指心中的冤屈和痛苦。
终久(zhōng jiǔ)的意思:最终、最后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 鉴赏
这首诗《答》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气节的坚守。
首联“语声带咽吐新诗,彻骨衔冤痛不知。”以悲愤的语调开篇,诗人仿佛在痛苦地吟诵着新作,内心的哀怨与冤屈深重到难以言表。颔联“报国心惟忧汉贼,读书人肯学胡儿。”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叛逆者的谴责,同时也对那些甘愿向异族学习的读书人表示了深深的失望。颈联“剑携入手霜三尺,镜挂当胸月一规。”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持剑的勇士,誓死捍卫国家,同时又以明镜自照,表明自己的正直与坚定。尾联“终久难磨天理在,匪伊谈笑定时危。”则强调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即使面对危局,也不应轻易言笑,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公正性的坚信以及对时局严峻性的清醒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个人操守的严格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深刻的思想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