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杏花知。看遍长安未觉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风怀(fēng huái)的意思:形容人心胸开阔,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画师(huà shī)的意思:在作品或计划的关键部分加上精彩的点缀,使之更加完美。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情痴(qíng chī)的意思:形容因为感情而迷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情。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斜月(xié yuè)的意思:指月亮不是圆满的状态,而是呈现出一种斜倚或半圆形的形状。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 鉴赏
这首《南乡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春到杏花知”点明主题,春意盎然,杏花绽放,透露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接着,“看遍长安未觉迟”,表达了诗人对欣赏美景的无限热爱和耐心,即使是在繁华的长安城中,也愿意花费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处春色。
“华屋等閒斜月里,情痴”,描绘了一幅月光洒落于华丽宅邸中的画面,月色朦胧,情感深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痴迷与向往。而“况是黄昏欲雨时”,则进一步渲染了氛围,黄昏时分,天边云层聚集,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增添了几分忧郁与感伤。
下半阕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飘泊鬓成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漂泊而两鬓斑白的沧桑之感,岁月无情,青春易逝。接下来,“惯写风怀付画师”,表明诗人习惯将心中的情感寄托于绘画艺术之中,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绪与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廿载苏台梅树下,寻思。红在南枝在北枝”,以梅花为喻,回顾过去二十年在苏州台下的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梅花在南枝与北枝之间开放,象征着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生命依然能够绽放光彩,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词以景入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