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极玄(jí xuán)的意思:非常深奥玄妙,难以理解的意思。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孟轲(mèng kē)的意思:孟轲是指孟子和轲辕,表示两个人物或事物的结合,形容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太室(tài shì)的意思:指官员的住宅,也泛指官员家庭。
天根(tiā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根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所在。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无颜(wú yán)的意思:指失去了面子、无地自容、难以抬头的心情。
幸乐(xìng lè)的意思:幸福快乐
颜子(yán zǐ)的意思:颜子是指人的脸色或表情。
伊川(yī chuān)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形容春天或夏天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翻译
- 在清平盛世,文章如同日月高悬,没有才华只庆幸能享受丰收之年。
游览太室山后又去少室山,观赏伊水后再观洛水连绵。
古代有孟子这样的贤者难以言传其智慧,而当今时代却缺少颜回那样的贤德之人。
每当阅读到深奥之处接近天理,我总是担心学者们会问我极为深奥的问题。
- 注释
- 清世:太平盛世。
文章:文学作品。
日月悬:光辉照耀。
无才:没有才华。
幸:庆幸。
乐丰年:享受丰收的年景。
游山:游历名山。
太室:太室山,中国五岳之一。
少室:少室山,太室山的分支。
伊川:伊水,流经河南的一条河。
洛川:洛水,黄河支流。
孟轲:孟子,儒家大师。
难语觉:难以言传的智慧。
颜子:颜回,孔子弟子,以贤德著称。
易为贤:容易成为贤人。
读书:阅读。
天根处:深奥之处,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最高境界。
诸公:众人,指学者。
问极玄:问及极其深奥的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作品《和魏教授见赠》。诗中,诗人以“清世文章日月悬”开篇,赞美了当世文章如日月般高洁明亮,表达了对学术文化的尊崇。接着,诗人通过“游山太室更少室,看水伊川又洛川”描绘了游历名山大川的场景,寓言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不断追寻智慧。
“古有孟轲难语觉,时无颜子易为贤”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古代圣贤孟子和颜回,暗示自己虽无孟子那样的深邃洞察力,但希望能像颜回那样易于成为贤者。最后,“读书每到天根处,长惧诸公问极玄”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学问的敬畏,每当阅读到精微之处,总担心被同道之人追问最深奥的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邵雍作为理学家的谦逊态度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知识境界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甲子秋日入邓玄度镜园得诗十章次杜少陵过何氏山林韵乙丑春正月重入镜园复次少陵重过何氏山林二十韵得诗五章·其五
把臂复今日,入林从去年。
池开环玉溜,奁满晕珠泉。
松菊已成径,丝麻亦有田。
千秋自光焰,不必冷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