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粤(bǎi yu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繁荣、兴盛。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材官(cái guān)的意思:指有才能而担任官职的人。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蜡炬(là j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光辉短暂,即光芒一闪即逝。
楼橹(lóulǔ)的意思:楼橹指的是古代建筑中用来支撑楼层的柱子,比喻支持、扶持。
旅泊(lǚ bó)的意思:指旅途中的暂时停留
门风(mén fēng)的意思:指家族或机构的风气和传统。
秋成(qiū chéng)的意思:指秋天的收获季节,比喻辛勤努力后取得的丰硕成果。
鹊起(què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间发生变化或出现好转的情况。
三吴(sān wú)的意思:指吴地,即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方。
使者(shǐ zhě)的意思:指派出去传递消息或执行任务的人。
时向(shí xiàng)的意思:指时机适宜,趋势向好。
戍守(shù shǒu)的意思:指守卫边境或要塞,坚守阵地,不退缩。
乌鹊(wū què)的意思:指人们在某个地方聚集,互相交流、讨论的场所。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皂雕(zào diāo)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技艺非常高超,超过一般水平。
诛求(zhū qiú)的意思:彻底消灭,追求到底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江城夜泊时的愁绪与感慨。首句“旅泊江城蜡炬残”,以蜡烛燃尽象征时光流逝和旅途的孤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愁闻使者募材官”一句,通过听到征召兵役的消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秋成百粤诛求尽,乱后三吴戍守难。”这两句将视角转向战乱后的社会景象,描述了百姓在战乱中劳役不断,生活困苦的情景。诗人通过“诛求”一词,形象地展现了统治者对百姓的苛捐杂税,以及战乱带来的动荡不安。
“楼橹月明乌鹊起,海门风急皂雕寒。”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以月光下的楼台、乌鹊的飞起,以及海门风急、皂雕(黑鹰)的寒冷,构成一幅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画面。这里的自然景观不仅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宁。
最后,“谁令白首含毫客,时向霜前把剑看。”诗人自问,是谁让这位满头白发的文人不得不拿起剑,面对这乱世?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霜前把剑看”这一动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暗含了对未来可能的战斗准备。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和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