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
《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顺之所作的《闻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为赋四诗》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首句“苦欲辞簪绂,归来掩故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与故园重聚的心愿。这里的“簪绂”指的是官服和冠饰,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诗人通过“辞”字,形象地描绘出他想要摆脱这些外在束缚的决心。
接着,“无过六百石,只对五千言”,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他提到自己所担任的官职不过六百石(古代官俸的一种计量单位),而面对的却是繁杂的文字工作,即“五千言”,这里可能是指大量的公文或诏令。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官场琐碎事务的厌烦,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倚树看蜩化,逢人笑舌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场景。倚靠在树下,观察蝉的蜕变过程,这是一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遇到人时,以轻松的笑声回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自在。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
最后,“老龙且莫去,为我发狂论”,诗人以老龙为喻,希望它不要离开,而是为自己讲述一番狂放不羁的故事。这既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真正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深邃的人生思考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