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饭囊(fàn náng)的意思:指贫困、穷困。
赋性(fù xìng)的意思:
[释义]
(名)天性。
[构成]
偏正式:赋(性
[例句]
赋性刚强。(作主语)歌板(gē bǎn)的意思:形容歌声嘹亮动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尽古(jìn gǔ)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灭亡
历尽(lì jìn)的意思: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野牛(yě niú)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野性、粗犷、不驯顺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
足踏(zú tà)的意思:踩在脚下,用脚踏实地。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马体孝的《怀中诗》以野牛自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首句“赋性由来似野牛”,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不受拘束的个性,如同野牛般自由自在。次句“偶携竹杖过江头”,则描绘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手执竹杖漫步江边,颇有隐逸之风。
“饭囊带露装残月”写诗人行踪不定,夜晚露宿,月影相伴,流露出一种流浪者的生活状态。“歌板临风唱晚秋”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洒脱,即使在秋风中也以歌自娱,不畏困苦。
“两足踏开尘世路,一生历尽古今愁”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刻体验,走过繁华与落寞,饱尝了古今的忧患。最后一句“从兹不复依门户,荒犬何劳吠不休”,诗人决定不再依赖他人,决心独立,连荒犬的吠声也显得多余,反映出他对世俗的淡然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的性格和超脱的人生观,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孟博二首·其二
我少事远游,出门如野鹤。
藩篱脱鸡群,乘风纵寥廓。
一往四十年,平地起山岳。
世缘真梦幻,电过不可捉。
南来几万里,顾笑恍如昨。
昔如云释峤,今若龟脱壳。
朅来容江上,风物喜淳朴。
岂无乡土恋,浮念起即觉。
汝归暂欢颜,所念路悠邈。
朝行避烟瘴,夜宿傍城郭。
剩誇鱼米贱,勿说风土恶。
嚬送与笑迎,但可付一噱。
叔问观韦苏州诗至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久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以为适与景会写以寄予因用韵书怀云
忧时鬓成丝,念远心欲折。
年芳岂不好,花下辄愁绝。
衰颜有时丹,病指不能结。
来往但邻翁,奇书每同阅。
迁居城北蜗庐
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夜寒大风汹汹不能寐用前韵作一首
朔风如长兵,犀兕贯七属。
寥寥挟霜露,浩浩入空曲。
羁禽无安巢,冻兽吼冰谷。
枯摧卵压山,石走尘飞曲。
终朝恣飘鼓,众窍如歌哭。
客怀正无聊,默念叹鸿鹄。
穷愁巧相寻,夜气恐将梏。
羲娥不我待,始姤今已复。
黄昏歌苦寒,达旦几翻覆。
悲蛩尚啾喧,饿鼠时踯躅。
青编置床头,芸竹有馀馥。
枯肠浪自苦,无食安能续。
平生仅识字,无地寄双足。
呼僮屏书眠,传记真举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