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颁历(bān lì)的意思:颁布法令或命令。
底发(dǐ fā)的意思:指人的本性、真实的情感或内心深处的想法逐渐显露出来。
发春(fā chūn)的意思:指男子因受到外界刺激而性欲勃发的现象。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贾生(jiǎ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小就有出众的才智和悟性。
绛老(jiàng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
椒花(jiāo huā)的意思:形容文辞华丽,辞藻华美。
老更(lǎo gēng)的意思:指人年纪大,经验丰富,能力强,德行高尚。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平分(píng fēn)的意思:平均分配,使各方面均衡。
青阳(qīng yá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有才华且有远大理想的人。
蓍草(shī cǎo)的意思:指古代用来占卜的草本植物,比喻预测吉凶祸福的方法或者预测的结果。
时气(shí qì)的意思:指时机和气候的适合与不适合。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衔冤(xián yuān)的意思:指忍受冤屈,默默承受委屈,不声不响地忍受冤屈。
占蓍(zhàn shī)的意思:预测吉凶祸福。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注释
- 青阳:春天。
振蛰:万物复苏。
初颁历:开始颁布新年的历法。
白首:白发之人。
衔冤:含冤在心。
欲问天:想要向上天询问。
绛老:年老的红烛。
经几岁:还能燃烧多少年。
贾生:指贾谊,有才却被贬谪。
何事:为何。
又三年:再次度过三年。
愁占蓍草:忧虑占卜。
终难决:难以决断。
病对椒花:疾病中看着椒花。
倍自怜:更加怜悯自己。
若道:如果说。
平分四时气:四季的气候平均分配。
南枝:南方的树枝。
发春偏:率先迎来春天。
- 翻译
- 春天的气息唤醒了冬眠的生物,白发人含冤无处诉说只能问苍天。
年迈的红烛还能燃烧多少岁月,贾谊为何又要度过这三年的光阴。
忧虑和疑惑如蓍草占卜般难以决断,疾病缠身面对椒花更觉孤独可怜。
如果说四季的温暖均匀分布,为何南边的树枝却率先绽放春意?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名为《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感慨的诗篇。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这里作者用“青阳”指春日,用“振蛰”比喻新历书的发布,表明时间的流逝和新旧更迭。而“白首”则是形容年老之人的头发变白,"衔冤"意味着含冤欲雪,作者似乎在感叹人生苦短,抱怨无处诉说。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绛老”指的是年迈之人,“几岁”则是询问还能活多久的无奈。而“贾生”通常指代古代才子贾谊,这里可能是自喻,表达自己在仕途上屡次遇挫,三年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愁占”和“病对”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适。蓍草在古代被用来占卜,但这里说“终难决”,可能是指无论如何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而“椒花”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却与病相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这句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平分四时气”强调季节更迭,而“南枝为底发春偏”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但“偏”字也透露出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个人命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仕途坎坷以及对未来无奈等情感的深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池与朱一夔偕一老商款曲连日
共客黄池镇,各从上江来。
恓惶见谈态,僦屋傍古槐。
商人接殷勤,期我不世才。
晓风吹寒江,雪意又有媒。
隔水界宣城,山路多早梅。
旅琐逢此清,问渡休徘徊。
梅梢月色佳,僧房罗酒罍。
商人亦何心,两日相追陪。
重游清虚庵
夏初曾历此,信宿强舍去。
及其还城中,旅琐若羁驭。
凉秋复过时,又坐题诗处。
黄冠苦相佞,往往多过誉。
且谓笔力遒,真得鬼神助。
但将虚名污,不具实眼觑。
顾予欲栖止,未有抛茅据。
难忘整屐游,赢得寘浮虑。
地旷实仙源,野步岂宜遽。
且须穷嵌岩,何在事啖茹。
祗酌神泉清,垢净不待滤。
拨云峰下石,晚霁且箕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