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九》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符檄(fú xí)的意思:符檄是指古代传递军令或政令的信函,也用来形容通知或传达消息。
古篆(gǔ zhuàn)的意思:古代的一种篆刻字体,形状方正,笔画繁多。
官书(guān shū)的意思:指官方文件或公文书籍。
红毛(hóng máo)的意思:指外国人,尤指欧洲人,也指外国的事物。
渐染(jiān rǎn)的意思:逐渐受到影响或感染。
拈毫(niān háo)的意思:指拿起毛笔。
盛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朝代的繁荣昌盛。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驿骚(yì sāo)的意思:形容才情出众、文采斐然的诗文作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在清代的文化融合与变迁。薛约以“璘斑古篆学红毛,符檄官书走驿骚”开篇,将台湾的古老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景象生动展现出来。“璘斑古篆”指的是台湾原住民的传统文字或图案,“红毛”则可能指荷兰、西班牙等西方殖民者带来的文化元素。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台湾在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接着,“盛代同文渐染久,熟番也解习拈毫”两句进一步深化主题。这里的“盛代”指的是清朝,表明在这一时期,台湾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潮,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尤其是“熟番也解习拈毫”,形象地说明了台湾原住民在长期的文化接触中,不仅接受了汉族的书写习惯,甚至开始模仿书写,体现了文化融合的深入与广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代台湾社会的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还蕴含了作者对台湾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和对文化交融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