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
《暮春》全文
明 / 宗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莫向桃花问津只今已是武陵人

经旬芝术还歌枕,细雨林塘不住春。

一入青山故旧千秋素业沉沦

湖边似有渔舟路,急与秋风长绿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沉沦(chén lún)的意思:沉沦指人或事物陷入困境,无法自拔或无法摆脱。

风长(fēng chá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无法阻挡。

故旧(gù jiù)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亲戚或熟人。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陵人(líng rén)的意思:指能力高超的人,指才能出众、超群的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秋素(qiū sù)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朴实素雅,形容秋季的景色清丽宜人。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素业(sù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一贯的行业或职业。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渔舟(yú zhōu)的意思:渔舟指的是渔民的船只,也常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生活。

芝术(zhī shù)的意思:指聪明才智超群的人。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鉴赏

这首《暮春》由明代诗人宗臣所作,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莫向桃花又问津”,以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劝诫人们不要过于留恋逝去的美好时光,暗示着春天即将消逝。接着,“只今已是武陵人”一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或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着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之意。

“经旬芝术还歌枕,细雨林塘不住春”两句,通过描述连续十天芝草与灵芝生长的情景,以及细雨滋润下的林塘依旧充满生机,表现了春天生命力的顽强与不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存的渴望。

“一入青山疏故旧,千秋素业在沉沦”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进入青山之中,与老朋友渐行渐远,古老的事业也似乎在逐渐衰败,流露出一种对友情与事业变迁的感慨。

最后,“湖边似有渔舟路,急与秋风长绿蘋”描绘了一幅湖边渔舟与绿蘋的画面,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循环。诗人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秋天,也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与自然和谐共处。

整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宗臣

宗臣
朝代:明   字:子相   号:方城山人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生辰:1525~1560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猜你喜欢

九月十三日离仙林

重入脩门鬓已华,君恩犹未许还家。

木鱼声动催行李,蜡炬向人空自花。

(0)

寄巫山图与林致一喻叔奇·其二

数千里外共明月,十二峰头望故乡。

我对此山无梦寐,梦魂只在雁山傍。

(0)

与惠夫若拙小酌郡斋再用联字韵并寄子绍

杯盘草草酌同年,更与英英玉叶联。

我辈论交真有道,异时当国愿无权。

策蒙亲擢言尤直,召不留中已足贤。

天遣西来结诗社,邮筒毋惜往来传。

(0)

又用前句作七绝·其一

重阳无数日,风雨登临缓。

会见天气佳,黄花插须满。

(0)

宿紫微

高柳何人舍,孤灯此夜舟。

遥从白帝去,少为紫微留。

(0)

次韵王景文赠行四绝·其三

吾道从来自不孤,果蒙好语慰榛芜。

孜孜相勉惟名节,官职何须校有无。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