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故里(gù lǐ)的意思:故里指的是一个人的故乡或祖籍。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古事(gǔ shì)的意思:指古代的事情或历史事件。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松楸(sōng qiū)的意思:指人才或才智出众,非常优秀。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乡旧(xiāng jiù)的意思:指乡间的旧友或乡亲。
一家(yī jiā)的意思:指整个家庭,也可指一个行业或组织的全部成员。
云愁(yún chóu)的意思:形容忧愁的心情像乌云一样笼罩着人。
忠清(zhōng qīng)的意思:指人心忠诚,清白无私。
- 鉴赏
这首诗《过故居》是元代诗人伯颜(字子中)所作,通过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故园荒凉、物是人非的凄美画面。
首联“白头归故里,荒草没柴门”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年老归乡的情景,白发苍苍的他回到了久违的故乡,却发现曾经熟悉的柴门已被荒草淹没,透露出一种沧桑与落寞之感。
颔联“乡旧仍相见,儿童且不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与故乡的旧物再次相遇,但那些曾经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却已不在人世,这一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与哀伤。
颈联“忠清千古事,骨肉一家魂”转而抒发对历史与亲情的感慨。诗人认为,尽管岁月更迭,忠贞清廉的品德和家族血脉的联系将永远铭记在心,体现了他对道德品质和家庭纽带的珍视。
尾联“痛哭松楸下,云愁白日昏”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形象收束全诗。在松树和楸树下,诗人痛哭流涕,天空仿佛也为之愁云密布,白日也显得昏暗无光,这一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过故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道德与亲情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