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取先(qǔ xiān)的意思:抢先一步,争先恐后。
省台(shěng tái)的意思:指人在言谈举止中节省言辞,不过多废话,避免冗长。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玄都(xuán dōu)的意思:玄都是一个形容词成语,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神秘而难以理解。
转生(zhuǎn shēng)的意思:指人死后灵魂转移到另一个生命体中重新降生。
- 注释
- 禹锡:刘禹锡,唐代诗人。
省台:朝廷任职的地方。
玄都:道教名山,这里代指京城的某处园林。
花谢:花朵凋零。
转生:更加深切。
哀:悲伤。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此处可能暗指刘禹锡。
春风事:春天的事情,暗指人事变迁。
先生:对刘禹锡的尊称。
几度:多次。
- 翻译
- 刘禹锡当年离开朝廷任职
玄都观中的花儿凋谢后更显哀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方苞的作品,名为《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五十七)》。方苞以词人著称,其诗风格继承了晚唐诸家之长,尤其是对梅花有着深厚的情感。在这首诗中,方苞通过描述禹锡出省台时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哀愁和期待。
"禹锡当年出省台,玄都花谢转生哀。"
这里,"禹锡"指的是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而"当年出省台"则是指禹在完成了治水的伟业后,被尊为圣人,升天而去。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感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玄都花谢转生哀"中的"玄都"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花谢转生哀"则是描绘春风中花朵凋零,新的生命即将萌生的景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梅花不涉春风事,看取先生几度来。"
这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对梅花的情感。方苞认为梅花与其他花卉不同,它不受春风影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和清高。而"看取先生几度来"一句,则是呼唤某位先生(可能是刘后村,即北宋文学家、哲学家苏轼),希望他能再次来到诗人身边,一起观赏梅花,分享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体现了方苞清新的艺术风格,既有古典之美,又不失个人情感的抒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梅坛
昔我承乏江西官,豫章圣迹无不观。
如何复有此遗恨,独我不到梅仙坛。
梅仙坛在丰城界,真风爽气埃尘外。
当年补尉向南昌,才誉虽高官未大。
汉成帝时纲纪坏,先生谏书至于再。
前擢王章矫曲朝,戮及妻子雠党快。
群臣知非不敢争,遂令天下言为诫。
乌乎此语诚甚危,讥切权强何慷慨。
借令触突倖臣牙,嗜一羁单未为害。
公卿大臣噤不吐,彼为私谋安足怪。
正人在下吁可悲,变名吴市复谁知。
元丰敕书为旌表,故故丹井存遗基。
寿春真人锡显号,称其高蹈与俗遗。
先生虽不遇于昔,而遇于今蒙奖饬。
令丞作书誉忠直,潜德幽光辉无极。
《寄题梅坛》【宋·蒋之奇】昔我承乏江西官,豫章圣迹无不观。如何复有此遗恨,独我不到梅仙坛。梅仙坛在丰城界,真风爽气埃尘外。当年补尉向南昌,才誉虽高官未大。汉成帝时纲纪坏,先生谏书至于再。前擢王章矫曲朝,戮及妻子雠党快。群臣知非不敢争,遂令天下言为诫。乌乎此语诚甚危,讥切权强何慷慨。借令触突倖臣牙,嗜一羁单未为害。公卿大臣噤不吐,彼为私谋安足怪。正人在下吁可悲,变名吴市复谁知。元丰敕书为旌表,故故丹井存遗基。寿春真人锡显号,称其高蹈与俗遗。先生虽不遇于昔,而遇于今蒙奖饬。令丞作书誉忠直,潜德幽光辉无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6967c6fe7475490415.html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其一
寄隐无怀土,为文倦解嘲。
地闲从草遍,门静绝人敲。
螳伏寻蝉捕,莺斜趁蝶捎。
楚冠谁问事,越鸟自知巢。
樽酒欣常满,邻书得借钞。
援琴意流水,弹剑恨空庖。
兰径深添菊,蔬畦净拔茅。
殷勤谢老圃,善恶不相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