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宝刀,解之欲赠谁。
堪叹世间人,笑中亦有之。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海曲(hǎi qǔ)的意思: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伊人(yī rén)的意思:指某个特定的人,通常是指一个美丽、迷人的女性。
应用(yìng yòng)的意思:使用或运用特定的知识、技能、理论等来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自随(zì suí)的意思:自由行动,随心所欲
遵海(zūn hǎi)的意思:遵从海洋的规则或法则。
此诗《夜宿三山禅房漫赋刀剑二首(其一)刀》由明代诗人卢龙云创作。诗中以一把宝刀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句“我有一宝刀,解之欲赠谁”,开篇即以一把宝刀引出话题,暗示了赠刀之人与受赠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预示着诗中将探讨的赠与、选择与孤独的主题。
接着,“伊人不可见,佩以善自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伊人”的追求与渴望,但又意识到这种追求可能无法实现,因此只能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宝刀之上,作为自我陪伴与鼓励的象征。
“明时遵海曲,漂泊滞天涯”描绘了诗人身处动荡时代,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这里的“明时”与“海曲”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讽刺,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刀头似明月,忆我心所私”将宝刀比作明月,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宝刀的锋利与美丽,也暗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纯净与执着。同时,通过“忆我心所私”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操而可使割,应用自有时”表明了诗人对于宝刀功能的理解与期待,即在适当的时候,宝刀可以成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工具。这不仅是对宝刀的赞美,也是对自身能力与时机把握的自信。
“堪叹世间人,笑中亦有之”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对世人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诗人认为,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在笑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复杂的情感与动机,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把宝刀的象征,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时代背景、人生哲理等多个层面的内容,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与表达方式。
横塘女儿朝采莲,莲花映脸红妆鲜。
郎君何乘五价马,买春不管春无价。
荷珠荡漾非真圆,藕丝作线那能穿。
低头转面向郎语,罗敷不是使君妇。
骈头莲子各另房,鸳鸯鸂鶒自有双。
采闽□□拾莫晚,少妇啼红愁绿窗。
蕲王真虎将,才略独超群。
身遇兴师日,心期报主恩。
金山曾奏捷,竹帛已书勋。
誓雪中原耻,期清北虏尘。
营中星遽陨,地下恨难伸。
二帝游魂远,三军战血新。
英灵成列宿,精魄掩孤坟。
无复陈刍狗,空馀列石麟。
松楸犹郁郁,烟草政纷纷。
瞻拜荒山下,灵岩起暮云。